第六十二章 天下初变(第 2/4 页)
于是乎,徐风只好再次执笔,再次构思出各种古今作品。
第一本当然是《窦娥冤》。
先将诬陷窦娥的人,设定为地方豪强。
再将昏庸不堪,错判冤案的糊涂县令,设定成被举孝廉而出的世家子弟。
后面还附了一首民谚: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个故事的核心宗旨,就是揭发那些权贵豪强借机欺压百姓。
世家子弟纵无才学品德,亦能凭借父辈权势,被拔擢为官员,治理百姓。
写好窦娥冤之后,徐风还借着悲剧催泪系列,一口气写了七八部悲情系列的评书。
大部分都是控诉世家举荐的贪官污吏,其余则是痛骂地主豪强。
当然,如果只有苦情悲情的戏码,肯定也会不符合一批人的口味。
因此也必须搞出一批爽文戏码,才能迎合更多人的口味。
首先便是将狄仁杰、包拯、宋慈、海瑞等清廉刚正,善于探案破案的形象融合起来。
然后根据他们的故事拼凑成一个超级大清官。
一路惩奸除恶,杀尽贪官污吏,轻松破解对方布置的陷阱和谜题。
甚至斩了公主背信弃义,犯下十宗大罪的驸马。
最后收集了一名在朝野盘根错节的巨贪罪证。
却发现对方的指使之人,竟然就是当朝昏君。
怒而在朝堂之上公布罪证,抬棺痛骂昏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