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太多嘴的老人,可是活不长的(第 2/4 页)
只见满满几十车粮食,竟然大部分都被杂草、米糠所填充。
只有送往军中的一千斛米,是真正的粮米。
很显然,那些克扣粮食,在粮食上做手脚的人,也只敢克扣灾民的粮食。
若是动了军粮,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
但如今这种情况,就算军粮没问题,发给百姓的食物也决计不能再掺假了。
“将军,你看这该如何是好。”
曹仁回头看着被封锁在城中的数万百姓,深吸了一口气。
“先给百姓吃那些食物,待下一波粮草运来,再足额发放。”
“将军,可城中百姓已经积怨颇深,若再如此,只恐……”
主簿说的内容,曹仁又如何不知。
但若是克扣军中粮草来补给城中百姓。
最后可能会弄巧成拙,反而激起军中动荡。
相反,只要他带来的这两万大军不乱。
哪怕城中的情况再严重,他也有力挽狂澜的最后手段。
“我马上修书一封,派人给公子曹丕,还有大司农华歆送去。”
“让他们严查此事,下一批粮草必须足额按时送来,不能再出差错。”
很快,被参杂了大量沙尘的粮食便被送入了城中。
但这些粮食并没有被直接送到难民营中。
反而是先送到太守府统一调配。
等再运出来的时候,却见运送的车子显然轻了不少。
车上的麻袋也肉眼可见的少了两三成。
运来的这些粮草,肯定也不能直接发到灾民手中。
而是要由本地的几大豪强家族来开粥棚,统一熬制。
等到最后三转五转之后,宛城百姓终于等到粥厂放赈。
就连大病初愈,脚步虚浮的华佗也听到外面传来的欢呼声。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