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吾苏长歌,代以天人两道,敕封江河正神!(第 4/4 页)
“苏状元!是苏状元!”
“啊?江南竟然发生大震了吗?”
“舍自身气运,救生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苏状元之仁义千古罕见!”
“古有亚圣舍生而取义,今有苏状元舍气运而求仁,两者皆有异曲同工之妙,苏状元虽未成圣贤,但已具圣人仁义之心!”
“苏状元,无愧于当世之圣贤!”
“望天道、人道之力加诸苏状元之身,不负其仁义之心。”
一道道声音在天下响起。
百姓们在议论过后。
心中都期盼苏长歌此誓能够应验,感动天地,解救江南百姓。
皇都,老皇帝听到声音,猛地就从龙椅上站起,一脸震撼的看向远方。
“江南发生了什么?”
“怎么会突然间就发生地震呢?”
老皇帝眉头紧蹙,心中不禁担忧起来,但他也知道眼下做什么都没用。
毕竟皇都和江南相距甚远,书信往来还可以靠仙门法术,可想派人过去再快也得半天,此刻只能寄希望于苏长歌。
舍自身大气运。
救生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若是苏长歌此举功成。
那便是有大功于大晋江山社稷,扶大厦之将倾,他绝不会吝啬赏赐。
苏家府邸内,本来还在为在朝廷上挫败秦相一党而欣喜的苏子由,听到声音后脸色瞬间苍白,忧心忡忡的看着远方。
不只是他。
赵恒、慕子清、霍从文....
一众太学院学子举目眺望江南方向,心弦紧绷,恨不得此刻在现场与夫子共进退。
太学院,声音响起的一刹那。
长相平平无奇的年轻人。
先是有些惊愕,而后眸中忍不住露出浓浓赞叹之色。
“此子已然具备文圣之仁,亚圣之义,如此惊才绝艳,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超过我与董圣,不过是时间积累问题罢了。”
年轻人开口,身份昭然若揭。
此时,一直守在身边服侍他的弟子陈北溪也不由点了点头。
“的确,阅遍典籍。”
“算上先古时期诸子百家,苏长歌的仁义甚至可以比肩墨家那群人。”
陈北溪出言。
而提及墨家,朱圣微微蹙眉。
“这是我儒家的传人。”
“更何况墨家也是我儒家分出去的,但道理偏向极端,不切实际罢了。”
朱圣开口说道。
他对墨家倒也谈不上讨厌,
毕竟到了他那一代,就已经没有多少真正的墨者存续于世。
但儒家对墨家的态度,就很复杂,算不上不死不休,但两边见面都会互相啐一口,然后骂几句走人,几乎没什么交集。
“对了,苏长歌若是回来。”
“第一时间带过来。”
“千万别被墨家那群人给拐过去,他们就喜欢大仁大义的苗子。”
朱圣出声说道。
陈北溪闻言点了点头,眸中含笑。
夫子这是怕了。
然而,就在他们交谈间。
一处田垄当中。
一个两手全是老茧,满脸粗糙的农夫看向江南,似乎在犹豫要不要前往。
而此时,庐江郡的江坝之上。
陶先生阴沉着脸。
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整个人沐浴在金光当中的苏长歌。
他无法理解。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六品儒生,居然能引动天道和人道之力!
要知道。
即便圣人也无法轻易做到这件事。
只有在得到天意认可,又身负民心的情况下,才能像苏长歌这样。
同时承载天道之力和人道之力。
可他才六品啊!
凭他的精神和肉身,凭什么,有什么资格能承载如此伟力!
也就在此时。
天空中。
苏长歌手执仁义之剑,整个人在沐浴光芒下,在昏暗的天色下尤为耀眼。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举手投足间都裹挟浩瀚伟力,随口吐出一言便是天宪,就像自己成了天道、人道的意志化身一般。
然而,爽归爽。
但却是用身上的大气运换的一次性体验卡,持续不了太久。
当然,苏长歌心中并不后悔。
气运乃身外之物。
江南的千万百姓却是一条条鲜活生命,他没办法坐视不理,看着他们死在眼前。
随即,苏长歌没有浪费半点时间。
“承蒙天道、人道眷顾。”
“今日吾苏长歌,代以天人两道,敕封景阳湖之青蛟,为江河正神。”
“主掌大江及其一干旁系支域,司行云布雨、安顿江河之职,永受世人香火供奉,若日后其所行为善,造化功德无量。”
“若其为恶,天人共诛!”
说到此处,苏长歌看向青蛟,言道:“你可愿接受敕封?”
伴随声音响起。
原本伤痕累累已经快挺不住的青蛟。
一双竖瞳好奇的盯着苏长歌。
它记得这个人,他的血很香,很香,那是一种浓郁到骨子里的香味。
自己当时还差点把他一口吞下。
就是不知道。
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不过看样子,应该是跟几百年前那个天地大儒一样,为数不多的好人。
如此想着。
青蛟没有多做犹豫,点头答应下来。
“吾愿意接受敕封!”
青蛟刚开口。
霎时间,异象陡生。
厚重如墨的乌云被扫荡一空,炽烈的光芒笼罩这片天地。
一股浩瀚无匹的伟力骤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