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正道的光,洒在了大地上!太守不可辱?(第 4/4 页)
鱼幼薇上前将金银珠宝全收起来。
而那些商贾豪强则一个个喜笑颜开的走上来,递上砍头名单。
苏长歌瞄了一眼后全部收好,准备等解决完蛟龙之事后,从眼前这群人开始查,将策划参与蛟龙走水的人全抓出来。
毕竟能牺牲数千万百姓来牟利。
像这种灭绝人性的畜生。
活着也是祸害,还不如抓起来就地正法,没收家产用来强国富民。
心想着。
等鱼幼薇将金银珠宝全收好后。
苏长歌站起身,笑道:“今日见诸位,本国公突然思如泉涌。”
声音响起。
众人脸上顿时露出心领神会之色。
这哪是思如泉涌啊。
根本就是收下钱后,要留下墨宝给他们,算做双方的人情往来。
“人呢?还不快拿笔墨纸砚过来!”
“在下正好有只用灵兽腹部软毛制成的毛笔,如蒙不弃,愿献于国公。”
“国公,吾恰好有龙纹砚一尊,此砚台可使墨锭更具灵性,吾一介粗鄙之人配不上此物,只有您这样的圣贤才配用。”
众人纷纷出言讨好。
苏长歌淡淡笑着,没有说话,心中则是轻轻的叹了一声。
前面曾听陆尚书提过。
这群人如苍蝇一般无缝不叮,竭心尽力的围在身边阿谀奉承。
如今亲身感受一遍,若不是心念江南数千万百姓,苏长歌也不确定自己能否招架的住,只能说群众里面真有坏人。
名利当头。
又有几人能不心动?
当然,那些跟他们同流合污的官员。
不管是不是被引诱,但既然做出了选择,那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这时,笔墨纸砚都被端了上来。
苏长歌看了眼砚台,虽然很浅,但确实有一条龙形花纹在,而其余的毛笔、墨锭,也都是价值数十万两的宝物。
“楚国公。”
“下官来为您研墨。”
庐江郡太守黄穰此时凑上来。
眼看这群商贾豪强都跟苏长歌交好,而他又一直没理自己,自己也不能坐等着。
毕竟人家朝廷里有人。
若是搞好关系,将来或许可以升迁到朝廷中枢里去。
“那好,我这第一首诗就送黄太守。”
苏长歌开口。
上来赶着挨骂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而这话落在众人耳中,瞬间有些眼红了,自己等人送了这么多礼物,黄穰只是研墨,竟然就能得到楚国公如此青睐。
见状,众人不禁有些后悔。
觉得自己舔的还不够。
黄穰则是一脸喜意,往砚台上倒好清水,卖力的替研起墨来。
很快,砚台上出现一团墨迹。
他提起笔蘸了蘸,满脸恭敬的递过去,出言讨好道。
“楚国公,请用。”
“嗯。”
苏长歌点了点头。
随后,在众人的目光下写到。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此诗一出。
在场众人脸色顿时一变。
他们虽然是豪绅商贾,但也并非没读过书,更何况这首诗写的无比直白。
官府粮仓的老鼠肥大得像量米的斗,看见人来开启粮仓也不逃走,守卫边疆的将士没有粮食,辛劳的老百姓正在挨饿,是谁天天把官粮送到你们这些老鼠嘴里去的?
这首诗摆明是借鼠讽刺贪官。
诗做的不算太精妙。
但在座的诸位只有黄穰一个官员,而且苏长歌还指名道姓说送给他。
一时之间,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众人目光纷纷看向黄穰。
只见他额头青筋暴露,双拳紧握,脸色阴沉如墨,显然是极为愤怒。
毕竟谁当众被如此羞辱不气愤?
更关键的是。
苏长歌乃文坛魁首,又位高权重,在民间和朝廷影响力极大。
这诗一旦传出去,黄穰官途基本完了。
“楚国公。”
“您这是什么意思?”
“下官是有哪里得罪您了吗?若是嫌下官没有送礼,实乃是误会一场。”
“下官一时失察没有准备,这便派人给您送过来。”
黄穰低声下气的说着。
这就是权势,换做一个普通的读书人来,他现在就不是求饶,而是寻个由头扔到大狱,让他知道什么叫太守不可辱。
但苏长歌根本没搭理他。
自顾自的提笔在下一张纸上写到。
“蝜fu蝂ban者,善负小虫也。”
蝜蝂是一种喜欢背东西的小虫。
“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它在爬行中遇到东西,就抓取过来,仰起头背着它们。
背的东西越来越重。
但即使非常疲乏劳累也不停止。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
有些人虽然体型大,被称为人,但实际上与蝜蝂没有区别!
“而与蝜蝂无异也!”
当苏长歌写下最后一字,抬目看向面前众人,淡淡开口道。
“本国公的这篇文章墨宝。”
“便送予诸位蝜蝂。”
刹那间,在场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众人脸色陡然黑了下去。
这楚国公,收了他们的金银珠宝,怎么现在还反过来羞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