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授封楚国公!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第 3/4 页)
“臣接旨。”
说完,他伸手接过圣旨。
“苏爱卿。”
“你此行乃丞相所举荐。”
太子出言提醒,意在让他小心谨慎,免得中了丞相的算计。
“嗯。”
闻言,苏长歌点点头。
心中浮现一丝明悟。
难怪朝廷会派自己去对付蛟龙,原来是秦辅在背后搞鬼。
而且若是他没猜错,之所以这么快就被封为楚国公,应该是秦相的政治交换,就是不知道对方在打的什么鬼主意。
但也没必要怕。
自己当初被罢黜到太学院都没事,更何况现在还是国公。
小心谨慎,遇事但凭本心即可。
而就在这时。
又见太子从袖中取出一封密函。
“此乃陛下托本宫交给你的,等你处理完蛟龙之事后再打开。”
他小声说道。
闻言,苏长歌收下密函点了点头。
看来老皇帝有什么安排。
所以才会顺势答应丞相提出的建议,而自己江南这趟浑水是趟定了。
不过也好,为政者就怕与百姓脱离联系,政令不能从百姓切实需求出发,自己此行去江南,正好可以体察民情。
心中如此想着。
苏长歌回头跟弟子们道别之后。
就随太子来到城门外。
只见一艘数十丈长的宝船停在陆地上,白发苍苍的陆尚书早已收拾好行囊。
“老夫见过太子殿下,楚国公。”
陆尚书拱手行礼。
“您老折煞晚辈了。”
苏长歌回礼。
一个七十多岁,对你有过恩惠的老人向你行礼,怎么可能坦然受之。
“此乃朝廷礼制,国公受得起。”
陆从俭有些执拗的说道。
见状,苏长歌也就只能由他,自己做好晚辈应做的礼数就可以了。
而后二人与太子辞别,登上宝船。
此船乃是仙门法宝,造价不下千万两白银,可日行万里,但要耗费诸多灵石,折算成银子,一趟大概要花五六万两银子。
这样的宝船,大晋也就两艘。
事态紧急才会使用。
现在蛟龙走水,危及无数百姓,自然是越快抵达江南越好。
天穹上,云雾弥漫。
苏长歌和陆从俭盘腿对坐在甲板上,面前摆着一张桌案。
“老夫活了七十八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天上景色。”看着左右一朵朵雾气翻腾的白云,陆从俭忍不住感叹一句。
苏长歌此时也在欣赏风景。
毕竟紧急归紧急。
但现在在船上,不是靠心急就能快点赶到,起码需要半天的时间。
正此时。
陆从俭突然开口问道。
“楚国公,老夫知您善作诗,此等缥缈仙景,可有诗兴。”
说罢。
他从行囊中拿出笔墨纸砚。
看到这一幕。
苏长歌不觉有些好笑。
礼部尚书看起来挺古板的样子,没想到对异象之物竟有这么深的执念。
不过他那佩玉确实帮了自己不少忙。
于是苏长歌点了点头。
随后,在陆从俭殷切渴望的目光下,提笔在纸上写道。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刚放下笔。
刹那间,纸上的字便闪烁金光,给人一种非比寻常的感觉。
见状,陆从俭瞪大了眼睛。
这就出金了?!
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退一步拿张墨宝自己也不亏。
但没想到苏状元这就引动了异象。
圣贤之才!
果然是圣贤之才!
陆从俭一番震惊过后,注意力又从异象转到这句诗的意境上。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常言道。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浮云既是实写,也可以说是身边宵小,而最高层,同样是实写,身处天穹之上,但还可以说是自己位高权重,或者境界高。
结合现状。
就是不畏惧朝堂上秦相那群人。
下江南又如何。
自己身处最高决策层,又高瞻远瞩,岂会惧怕宵小的算计。
想到这。
陆从俭有些惊讶的看着苏长歌。
未曾想到他这个年纪。
竟然就有如此豪情壮志和豁达心胸,实在令人敬佩。
不过唯一遗憾的。
就是这首诗只有一联。
若是再多几句。
或许异象会再壮观一点。
不过诗词无法强求,要看感情和意境,苏状元能有如此佳句,足可见诗情不凡。
“好诗,真是好诗!”
“苏状元不愧是千古第一诗才。”
陆从俭一边赞叹,一边将桌上白纸收入袖中,准备回去之后裱起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