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兵者,诡道也(第 3/4 页)
老爹对苏长歌的评价竟如此之高。
世之潜龙?
霍武觉得这属实有些夸张了。
要知道。
虽然能被称之为龙的不只是皇帝,但哪一个不是载入史册的人杰?
这跟儒道某些只会嘴炮,讲仁义道德的圣贤不同,这群人杰是正儿八经的干实事,造福江山社稷,泽披万民。
不过心中虽如此想,但霍武却不敢当着老爷子面说出来。
唯有点头装作受教的样子。
“孩儿知道了。”
听到这话,老信国公知道儿子的性子,也猜到他的想法。
但没有再去劝说。
儿大不由父。
这笨牛脑子全长在肌肉上。
还好,还有孙子在。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苏长歌教导从文兵法,想必是对他寄予厚望。
就算儿子是坨烂泥,只要有这段师徒情在,自己百年以后,信国公府和苏长歌的关系也还在,不用担心人走茶凉。
正当老信国公如此想着时。
苏长歌拿着兵书回来。
“老国公,先师在世时没有留下手稿,全是口述教导晚辈。”
“这些是晚辈根据先师教诲,整理出来的内容。”
“大概还有十篇,不过晚辈近来琐事繁忙,要等过段时间才能著写出来,到时候让从文带回去,给您老阅览。”
苏长歌开口。
将兵书递给老信国公。
没有因为他的身份,就熬夜加更码字。
开玩笑,我是加更的人吗?
此时,老信国公接过兵书手稿。
见上面字迹未干。
知道苏长歌没有说假话,不是在故意吊自己胃口。
而且弟子整理先师的教诲著书,虽然少见,但也有先例,譬如说文圣,他的很多话就是座下弟子著书才流传下来。
但理解归理解。
不能够一次性看完全本,还要追更,老信国公很是难受。
随后,他将目光投向手上新鲜出炉的兵书上。
“孙子兵法,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
“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
“天者。”
“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
“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