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率军捉拿吴王!举家自焚,本王要拉着苏长歌陪葬!(第 2/4 页)
“你擅自处决嫌犯已经铸成大错,本官一定会明奏陛下,治你的罪!”
都察院官员怒气冲冲的喊道。
“请自便。”
闻言,苏长歌淡淡回了一句。
看到这不咸不淡的态度。
都察院官员脸色瞬间铁青,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苏长歌给整垮。
人在做,天在看,此子目无王法,嚣张跋扈,杀性又如此之重,丝毫没有仁义之心,他不信这样的人能潇洒太久。
然而,苏长歌根本没有理他。
转身面朝百姓。
“陛下有旨,吴王及其一众党羽涉嫌谋逆大罪。”
“如今从恶者已被伏诛,只剩吴王逍遥法外,本官奉承圣谕,率军将罪王捉拿归案,还尔等,也还那些死去的百姓一个公道!”
声音响起。
百姓们顿时群情激奋起来。
“楚国公!苏青天!”
“陛下明鉴,知晓吴王等人的所作所为,这才派楚国公来治理江南!”
“当今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刹那间,百姓激动无比,不仅是因为讨回公道,而是皇帝顾及他们的死活。
对于普通百姓来讲,皇帝至高伟岸,跟头顶的天穹没什么分别,而他们所求的,也只是遭遇不公事时,皇帝能替自己做主。
而听到捉拿吴王。
一直没说话的刑部官员脸色大变。
“苏状元,不可啊。”
刑部官员立即出声阻止。
杀些贪官豪绅商贾尚有回旋余地,但对藩王动手,性质就不一样了。
到那时,即便是皇帝,碍于宗室和皇权威严,恐怕也不得不治苏长歌重罪,圈禁流放都是轻的,搞不好得直接砍头。
“陛下旨意,岂能违抗。”
闻言,苏长歌面露肃色的回了一句。
他知道刑部官员是好意。
但换其他人率军去捉拿吴王。
他不放心。
唯有亲自带兵前去,看到吴王有什么三长两短他才放心。
毕竟乱兵当中,时局混乱,有个误伤也很正常,而且即便宗室追责下来,他也有托词,赦免不敢想,可也不会牵连他人。
随即,苏长歌不再赘言。
在百姓的目送下,朝着军营方向走去。
看到这一幕。
刑部官员不禁有些头疼起来。
前面你砍头的时候,怎么没有想过陛下旨意,现在捉拿藩王的时候用上了。
让自己这报告该怎么写?
与之不同的是,都察院官员盯着苏长歌背影,目光冷冽。
只要吴王发生一丁点意外。
再加上擅自处决朝廷嫌犯的罪责,他苏长歌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随即,三名官员没有多待,匆匆赶回去写奏折,准备将刚才发生的事,润色一二,再加急传向皇都,上呈陛下和百官。
........
吴王府,书房内。
赵珞此刻正满脸焦虑的来回走着。
整个人燥郁无比。
昨天夜里王天德禀报后不久。
他便得知。
苏长歌居然不仅对王家出手,江南排的上名号的豪绅商贾都被他抓了。
好家伙,此子平日里默不作声,埋头处理政事,暗地里竟然还下着如此大一盘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将所有人都拿下。
也正因如此。
赵珞慌了。
只查抄王家可以说是不智之举。
但一次性查抄几十家,逮捕上百名官员,出动二十余万大军,还有厂卫配合。
瞬间让赵珞感到不对劲。
毕竟这些人他熟得很,蛟龙走水,以及昨晚的火灾都是大家一起谋划。
现在全部被苏长歌给一锅端了,怎么看不是为了哄抬粮价之事,换而言之,自己意图谋逆的事,可能已经被朝廷知道了。
心念至此。
让赵珞的心情如何能不焦虑烦躁。
而他此刻正在等。
等曾经那些给他寄信的官员,告诉他早朝时陛下是如何处置的。
若是处置苏长歌擅自调兵,那他便能松一口气,甚至还感到喜庆,若是以谋逆罪论处,一切皆休,自己这吴王也做到头了。
只是,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
按理来说。
早朝应该已经过了很久,但他还是连一点消息都没有接到。
这让赵珞愈发的焦急。
也就在这时。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