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苏长歌授封国公!国运龙珠!太学院改制!(第 2/4 页)
后两个功劳都是凑数。
但为国立言,凝聚国运金龙,这份功劳太大,封侯老皇帝觉得低了。
而因此一事就封为国公,难免会有人嚼舌根,跳出来反对,所以才加上另外两个功劳,以绝天下百姓悠悠之口。
可此言一出。
文武百官顿时目瞪口呆,震撼无比。
二十岁出头的国公?
别说是现在。
细数千年以来历朝历代,除非世袭,否则绝无这个年龄授封国公之位的!
甚至二十岁封侯的都从未有过!
而且苏长歌才二十岁,现在就位居国公,以后立下功劳该怎么封?
必然转世袭吧?
世袭之后再加把劲,那是不是可以封王了?
异姓王!
这是什么概念?
苏长歌现在就已经是文坛魁首,将来成为圣贤,甚至圣人都有可能。
活着封王的圣人。
后世皇帝该怎么驾驭?
想到这。
左都御史上前一步,急忙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可。”
“苏长歌为国立言,虽是大功一件,但全是仰仗我大晋先君庇佑,国运金龙更是无数英魂和先君遗愿志向汇聚而成。”
“授封苏长歌为国公有些过了。”
“依臣之见,改为封侯,再赐些金银珠宝,良田美婢,再合适不过。”
左都御史开口。
他也没蠢到说苏长歌没功劳。
只是略降一筹,从公爵改为侯爵,将来新君继位方便驾驭。
伴随他声音响起。
百官中有不少人都出言附和。
“还请陛下三思。”
“对对对,公爵之位太过了。”
“陛下,自开国以来,授封国公者俱是有大功于社稷。”
“苏状元之功,授封为侯虽有些委屈,但公爵之位太高,恐承受不起,臣以为不妨封苏状元为侯,再将公主赐婚于他。”
秦相开口,终止了话题。
公主赐婚?
百官眼神怪异的看着秦相。
公主,听起来尊贵,可谁想娶回家?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
不仅如此,苏家出了名的人丁稀薄,这家庭再娶个公主,无疑是雪上加霜,万一日后子嗣不旺,或者干脆生个女儿。
那....
秦相一党官员瞬间心领神会。
“陛下,臣以为秦相言之有理,不妨将公主赐婚于苏长歌,光耀门楣!”
“苏状元才华不凡,配得上公主。”
官员们纷纷进言。
就在这时,一道不一样的声音响起。
“陛下不可啊。”
“众所周知,苏府人丁稀薄,苏状元若成为驸马,子嗣恐难延续。”
“还望陛下体谅臣属。”
苏长歌转目看去,见是工部尚书张怀民为自己出声。
兄长的党羽还是靠谱啊。
而此时,见百官从封爵扯到了赐婚公主上,老皇帝微微皱眉。
“朕何时说过要赐婚?”
老皇帝开口,瞪了眼秦相,然后沉声说道:“苏长歌为国立言,凝聚国运金龙,增我大晋国运,有大功于社稷。”
“尔等若是觉得封为国公太过。”
“皆可效仿苏长歌。”
“只要有人能增我大晋国运,不论出身年龄地位,朕绝不会吝啬赏赐!”
老皇帝扫视百官,语气冷肃。
封个国公叽叽歪歪。
有本事你们给朕再整条国运金龙来,朕也封你们为国公!
至于公主赐婚,早在苏长歌献言国策时他就想过,但苏家这情况,赐婚等于把人往绝路逼,因此这念头早就被他打消。
此外,也正因为苏家就两人。
老皇帝才敢力排众议。
封苏长歌为国公。
毕竟苏家人丁稀薄的可怜,不用担心有人打着他的名义胡作非为。
此言一出。
一直围观的百姓欢呼起来。
他们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每个人心中都有杆秤。
苏状元为大晋做了实事,皇帝论功行赏,那是应该的,而且以他为国立言的功劳,封个国公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看到这一幕。
百官顿时噤声,秦相也沉默不语。
他本来就是出来提个意见,成功了可喜可贺,失败了也没关系。
而且如今皇帝一意孤行,百姓也支持,这个时候就算心中再不舒服,那也得忍下去,否则就是以卵击石,自绝于天下。
也就在此时。
天空中那俯瞰人间的国运金龙动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