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一十七章:授封楚国公!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第 1/4 页)

    承天殿内。

    文武百官缄默不语,满脸凝重。

    氛围格外沉闷。

    “诸位爱卿应该已经知道,蛟龙撞毁堤坝,闯入大江一事。”

    老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难看,继续言道:“若是让蛟龙继续走水,后果将不堪设想,诸位可有何应对之策?”

    昨日国运金龙才出现。

    老皇帝本以为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没想到,江南竟然出事了。

    要知道,江南富庶。

    大晋每年四成的税收都是从江南征来。

    如若蛟龙将江坝撞毁,导致江河泛滥,洪水肆虐,几十万百姓将遭受灭顶之灾。

    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库本就空虚,朝廷到时还要拨款赈灾,而且为了安抚江南百姓,税收还得削减几成,这样一来,往后三四年大晋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但问题是。

    蛮夷狼子野心,一直虎视眈眈。

    可国库没钱怎么打仗?

    内忧外患之下。

    大晋的江山社稷恐怕不稳。

    此时,伴随老皇帝的声音响起。

    苏子由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守住江坝,疏散沿江百姓,减少伤亡损失。”

    “前者可以向仙门求援,请修士出手,并派遣儒生配合,能规劝则规劝,不能则出手降服,后者可下旨给当地官员。”

    苏子由开口。

    中规中矩,并没有多少新意。

    但却是老成谋国之言。

    毕竟朝政本就如此,哪有那么多标新立异,方法不怕旧,管用就行。

    听到这话,老皇帝点点头。

    “钦天监监正。”

    “尔立刻传告江南仙门,请他们出手降服蛟龙,事后论功行赏。”

    虽然不常于仙门打交道。

    但作为一国之尊,肯定和仙门有联系,只是一般井水不犯河水。

    说完之后,老皇帝又看向群臣,问道:“诸位认为,该派那位大儒前往江南,才能规劝蛟龙回头,放弃走水?”

    对于蛟龙。

    大晋依旧保持规劝的态度。

    倒不是妇人之仁。

    而是蛟龙与仙门修士斗法,波及范围太广,造成的灾害仅次于大坝被毁。

    “陛下,老臣愿领命前往!”

    礼部尚书站了出来。

    老皇帝转头看去,望着他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样子,有些犹豫。

    虽然他是大儒,但蛟龙并非善茬,关键是他一把年纪,万一途中出点什么事,遭逢不测,临时再派人又浪费时间。

    正想着。

    丞相秦辅的声音响起。

    “陛下,臣以为有一人更合适。”

    秦辅开口。

    百官纷纷转目看去,好奇他会举荐哪位大儒,难不成是太学院的严直?

    “何人?”

    老皇帝出声问道。

    “苏长歌。”

    秦辅语气平淡的说道。

    闻言,文武百官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不是举荐大儒吗?

    苏长歌虽然是文坛魁首,天赋举世无双,但也没到五品大儒境界吧?

    而且他与太学院一党乃是死敌,这趟去江南劝服蛟龙,也不是什么必死之局,无非是尽力而为,不行就请仙门修士出手。

    做成了,大功一件。

    失败了,无关痛痒。

    这么好的差事,丞相不安排自己人上,推举苏长歌,他这是糊涂了?

    就在这时,秦辅的声音再度响起。

    “正所谓举贤不避仇。”

    “臣虽与苏长歌在政见上有隙,但他为国立言,天赋才情举世罕见。”

    “此等大才,若弃之不用,乃是国之损失,更别说他此前就担任过礼部官员,只是因误会被罢职,如今正好复用。”

    “此外,陛下您欲封他为楚国公。”

    “江南自古便是楚地。”

    “他作为楚国公,当为楚地百姓计,由他前往劝说蛟龙,合乎情理。”

    秦辅开口。

    他最后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

    封号的事我不争了。

    但作为交换,苏长歌身为楚国公,楚地的事就让他去负责。

    此言一出。

    他的党羽一脸不可思议望着他。

    吾等正欲死战。

    丞相何故先投?

    不仅让苏长歌去干这美差,而且还同意将楚地授封给他。

    领头羊叛变了?

    这一刻,不单单是他们。

    老皇帝、太子,还有满朝文武,全都不知道秦辅这样做到底意欲何为。

    难道真的如他所说。

    举贤不避仇?

    沉思一会,老皇帝没有多做犹豫,直接点头答应了此事。

    “苏长歌的确是合适人选,但他太过年轻,处理事情来恐经验不足,陆尚书,正好你与他同去,一起劝服蛟龙。”

    老皇帝开口,看向礼部尚书。

    秦辅可能有什么算计。

    但苏长歌不可能一直在自己羽翼下。

    而考虑到年轻人处事难免会偏激,所以他特地安排了个稳重之人从旁提醒。

    正好,陆尚书又是大儒。

    苏长歌做主使,他为副使,碰到意外也能有照应,不会耽误要事。

    而且他还有其他事要交苏长歌,算是考验,也算是历练,毕竟在治国上有见解,但在处理朝堂政务上不一定行。

    蛟龙一事平息后。

    到江南官场磨砺两下也不错。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仙逆 剑来 诡异降临 异香 知北游 洪荒之青虚 洪荒之截教仙童 仙府道途 从杀猪开始修仙 我的老婆是空姐 农门悍妻 我能看到隐藏机缘 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 从县令开始的签到生活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九转混沌诀 不聊斋 惟我独仙 帝国第一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