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身处浊世,当如莲华(第 3/4 页)
卢大儒激动地抓着黄夫子的手,问道。
黄夫子一副便秘的表情,极不情愿地说道:“是平阳郡主派人递过来的。”
他刚刚拒绝了平阳郡主的进院请求,就被这么啪啪打脸。
你不是讲规矩不畏权贵吗?按规矩,靠才华我也一样能进!
“我亲自去送诗帖!”
卢大儒的白胡子都激动地一颤一颤地,他胡乱抓起三张诗帖,便匆匆挤了出去。
“大儒,到底是什么诗啊?”
“对啊,快告诉我们吧!”
“好想知道什么诗能引发如此异象...”
没搭理在小阁外围观的人群,这些人多是富商巨贾家的子弟,亦或是诗书传家的寒门子,甚至还有一些落魄门阀的后代,没有直接进入流觞诗会的资格,只能靠碰运气或者找枪手的方式,来争取一张诗帖。
而卢大儒手里,攥着足足三张!
流觞诗会,关中道最为著名,历史也最为悠久的雅集活动,每五年一举办,非成名已久的文人骚客,便是你有天大的背景,都不得入内。
而在科举方兴,门阀尚盛的大周,学术资本即政治资本,能在流觞诗会上博到一点名气,认识些儒门大佬,都足以在仕途上受用终身。
当卢大儒,到达树荫下时,却有些惊讶。
平阳郡主的身边,
是一个英俊到耀眼的小和尚,一只戴斗笠挎竹剑的肥熊,还有一个正在呼呼大睡的小女娃。
“老朽卢亦闲,前来拜会平阳郡主。”
听了大儒的名号,武阑珊慌忙从胡床上起身迎接。
卢亦闲,“五姓七望”之一的范阳卢氏族老,出身显赫无比,前唐高宗朝历任太子洗马、司经大夫、桂坊大夫。
...好吧,这三个其实是一个官职,女帝喜欢改名字的爱好,在高宗朝二圣临朝的时期就已经展露无遗了。
女帝登基后,太子被废,卢大儒潇洒地辞官挂印而去,回到浩然书院教书。
总地来说,这不是一个武阑珊可以大大咧咧安坐面对的人物。
“平阳郡主有诗才,可称一代才女,咏荷三首足以堪比谢道韫咏雪,甚至,犹有过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