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章 销售团队表演小品(第 3/4 页)
台下观众笑了。
谢中强是演兴奋了,豁出去了,竟然让脚趾头塞到嘴里,还睡得很香的样子。
尤董没有笑。他想哭,他感动了。这完全就是他当年的写照。
灯光变暗,车厢静了。咣当咣当的绿皮火车行进声,不时的汽笛声。
光线又明亮了,白天了。画外音:旅客朋友们,本次列车终点站首都北京就要到的了。我们从南京出发,历时二十小时到达北京。今天是1987年2月5日,大年初八,北京今天多云到阴,气温零下5度到4度。祝您生活愉快,欢迎再次乘坐本次列车。
乘客们都下车。
谢中强也下车,脱掉棉袄,塞进大包里。换成西装领带的形象。
跺脚,呵气,表示天冷。走了一圈,回到舞台中央,台上椅子已经摆成办公室的样子。
敲门,胡逸帆扮演的角色开门。
精神饱满的谢中强:刘局长,请您看看我们的产品吧,一点不比上海大厂的差,我们请的是上海大厂的工程师,有了最新的技术,上海工程师说比他们原厂的质量要好,因为我们的设备更新,工人工作更认真,我们不怕货比货,我都带来了,您千万要给我们机会,检测报告我也有!
从包里(可不是装棉袄的大包)拿出好几段电缆,还有报告书。
胡逸帆:别拿了,你们厂太小了,规模才多大,年产值才多少,就一个乡镇企业,我们北京这么大的供电局能用你们的产品?出了事可不是玩的,我跟说不要过来,没用。
谢中强: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您了,但我是有十二万分的把握才来的,试验数据、检测报告、实物,都实实在在的有。我只有一个要求,请刘局长给我们公平比试产品质量的机会,我求您了!我知道您是国家工程,不能含糊,我知道靠同情我们乡镇企业没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只相信过得硬的产品,拿产品说话。我只请求刘局长给我们机会,我们是拼了命的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要为国家减少负担,为农民、为社会发挥我们的能力。现在我们成功了,就差您的检验,请一定给我们机会!我们的辛苦努力,只想换来您,我们国家部门的公平的机遇,如果行,请给我们机会和帮助,如果不行,告诉我们哪里还不行,我们不会泄气,我们回去就再努力,再改进!刘局长,我代表厂里300位农民工人,代表全国几亿农民工人,谢谢你给予机会!
谢中强朝胡逸帆单膝跪下。
胡逸帆搀起谢中强:小伙子你都说到这样了,我想给你们机会,但是之前的那个产品型号局办公会议已经定了厂家,比你们大多了。以后需要什么产品我提前通知你,你拿产品和报告书来,我给你公平竞争。
谢中强:谢谢局长,这次没机会了,下次一定给我们比试机会。最近有机会吗?
胡逸帆:你这个小伙还真有韧劲,传言中的南方乡镇企业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百语,想尽千方百计,你就是写照。我一定给你机会,也谢谢你们农民兄弟为国家的努力。要说机会吗,明天倒有一个,明天上午对一个产品进行比较审核,但这次来不及了,以后吧。
谢中强:刘局告诉我产品型号规格要求各种数据,我争取拿过来!
胡逸帆:现在都下午四点半了,明天上午9点半就开会了,你们来不及的。
谢中强:请刘局现在给我数据,看看我们的速度,我想试试!
胡逸帆:你真是拼呀!行,我让采购部给你。
胡逸帆打电话给采购部,谢中强拿到资料。
灯光渐渐暗下,表示又一个夜晚到来。
谢中强打街头长途电话,舞台另一头有人接电话。
他们用阳溪话交流,谢中强说产品信息,说一定要连夜制作出来,同时派人连夜到其它厂家,问他们有同类产品不。
交待完毕,谢中强拿出本子,自言自语,今晚还要跑两家。北京来一趟不容易,一天当三天用!
灯光变亮,一张小床,小茶几,上面放旧式热水瓶。还有搪瓷杯、脸盆。从包里拿出闹钟。
谢中强:12点喽,睡下喽。
上闹钟铃。
谢中强:早上4点,必须起来。
闹铃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