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凌潘之争(第 4/4 页)
孙绍终于知道为何何荣如此沉默,跟着太史慈这样沉默的将军,他的亲兵能够多话才是怪事。
虽然太史慈口口声声会像对待普通军将一般对待孙绍,但太史慈的亲兵们还是发现了太史慈对孙绍的特殊关爱,至少太史慈还会尝试着给孙绍解释为什么大军不在这里。
此次江东说是出兵三万,其实真正出动的是一万八千的江东军,太史慈豫章的五千兵马和程普带领的七千水军早就在前线与荆州军对峙,这次只是配合周瑜一同发动进攻,牵制和阻断江夏的援军。
太史慈一行人从吴郡向西北,一路上马不停蹄直达曲阿。
太史慈回吴郡时候带了一队的亲兵,大部分都留在了曲阿,此时两队人马汇合,乘船溯江而上。
太史慈乘坐的船是一艘小型的运兵船改造的,这种船原本可以载送士兵百人,经过改造后刚好容纳一队亲兵,并且还给主帅单独留了一个船舱。
太史慈便在船舱中教导孙绍,每日与孙绍讲解兵事。太史慈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讲师,但他也是从军中基层成长起来的,对军中之事了如指掌,因此虽然捡讲得生硬,但每每都能说到要紧处。
从曲阿到柴桑水路近千里,由于是顺流而上,且这个季节东风少,因此船速并不快,整整行了十多日才到柴桑。
这十多日,孙绍几乎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背诵兵法军律,简直比前世高考的时候还努力,但孙绍却甘之如饴,不敢有丝毫懈怠,毕竟这个时代,掌握了军队,才算有了立足的资本。
孙绍的努力太史慈看在眼里,原本还有些担心孙绍有些书生气、吃不得苦的太史慈对孙绍的表现更加满意。因此也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来指点孙绍。不止是太史慈,同在一条船上的太史慈亲兵们也对孙绍的刻苦努力赞不绝口。
一连在船上坐了十多天,再次踏上坚实大地的孙绍有种说不出的踏实的感觉。柴桑码头上早有一个将领领着一队士兵前来迎接太史慈。
太史慈一马当先,孙绍落后一个身位,华成则跟在太史慈亲兵的队列中。
“孙绍,这位是柴桑令、别部司马徐盛将军。”由于孙绍现在还没有军职,因此太史慈便直呼其名。
徐盛?孙绍心中一动,难怪在吴郡没有听到半点徐盛的消息,原以为他还没有出仕,没想到竟然是窝在这里做一个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