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传召(第 2/2 页)
洪悦宁没有任何办法,她只能独自一人领着丫鬟来到屋外,见过洪公公。洪公公表示十分惊讶,“王爷人在什么地方?刚刚还好好地,他不出来,老朽没办法回去交差啊。”
不仅仅是洪公公,这时候洪悦宁自己,也不得不暗怨王爷。这儿女闺阁之事是小,如果展现出了对圣上的大不敬,这可是一家老小掉脑袋的罪过。
此时,念奴匆匆从房内走出,见到洪公公,立刻施了礼,以焦急的神情向洪公公说道,“小女子念奴,乃是军中军医,现在在王爷府上侍候,王爷刚刚见过公公您后,突然觉得腹痛难耐,我略一诊脉,想必是昨天酒席上吃坏了肚子,现在正腹泻呢,恐此时面圣不雅,还望公公多多担待,回禀圣上和太后,让王爷好生安歇,改日一定至宫中请罪。”
见府上军医如此,洪公公觉得似乎回去也有可以交差的理由,便满脸堆笑,对着念奴说道:“既然姑娘如此说,当年圣上和太后乃是慈悲之人,大可以让王爷好生休息,老奴这就和王妃一道进宫面圣,不负慈和太后体恤王爷夫妇的美意。”说罢就出了房门。
洪悦宁见此只能跟上,她心想,王爷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病了?便偷偷看了一眼念奴,发现念奴一副心头大石终于落地的样子,并且长出了一口气,不由得开始怀疑,“是不是念奴为了让我再次出丑,竟然弄起这种把戏?”
她不知道的是,念奴是在欺骗洪公公,只不过,是凤穆帆自己不想和洪悦宁一同面圣,便让她来此,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念奴只得拿出自己医生的身份,来和洪公公说情。她做这件事也是左右为难,但是如果不说,以王爷的执拗性子,真不知道会不会让皇家颜面也荡然无存。
念奴也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洪悦宁的内心像一团火,熊熊燃烧,只恨不得立刻将她碎尸万段。
到皇宫这一段路不过区区几里,洪悦宁却觉得自己像是在刀山上碾了一遭。如何面对圣上和太后,她根本没有头绪,只能任由马车将她载到了宫门,她在司礼太监的引领下走入了宫门,来到了慈宁殿前,宫门口的侍女仿佛早已经等候多时,立刻为她通报,不一会儿,便有一个声音高兴地传来——
“哀家的新媳妇在哪里?快进来,外面风大,吹着了怎么好!”
洪悦宁听后心头一暖,随着宫女进了宫内,太后正和皇帝闲闲说着家常,一见她进来,立刻兴高采烈:“哀家来看看自己的亲儿媳!皇帝你看看,这也太标致了!配你弟弟帆儿啊,真是天造地设!”
原来这皇上和逍遥王凤穆帆,乃是一母同胞,皇帝年长,逍遥王乃是太后晚年怀子,因此格外疼爱。太后听闻皇帝做主,让自己的小儿子娶了一个将军之女,且素未谋面,心中十分担忧,但是皇帝恳求这乃是关乎国家社稷,太后只得做出妥协,所以,才在大婚过后第二天早上,急急宣见新媳妇,为的就是相看一番,看看这媳妇到底如何,自己的儿子是否会辛苦。
看来看去,太后觉得还算满意。她本来也是个挑剔的性子,然而今天洪悦宁小心翼翼,绝对不行差踏错一步,兼以婚前由教养嬷嬷指引,懂得礼数,今天又打扮合体,竟然走了运,还算入太后的法眼,于是太后越发满意,向儿媳招呼坐下,细细追问王爷情况,今日为何没来,为何突然生病。
洪悦宁为了保全王爷,只得撒谎说:“王爷今天确实是身体不适,突然间像是吃坏了什么东西,肚子疼痛难忍,所以不能陪儿媳来看太后您。”
旁边的皇帝听了,心里却不以为然。原来,他和逍遥王年纪相差甚大,少时,他并没有过多地在母亲膝下承欢,就开始了为父皇效力的成长之路。可是幼弟却生在一个太平盛世,因而十分娇宠,由太后亲自教养长大,父皇再世时似乎也更加中意于传授皇位于凤穆帆。然而父皇仓促去世,所有的东西来不及准备,也未立太子,作为先皇后,也就是当今太后的长子,他立即率领手下御林军包围了皇宫,假造圣旨,龙袍加身,开启了一个属于他的朝代。
这件事情,太后并非没有过疑惑,但是当时凤穆帆还年幼,所以太后也没有办法,念在二人一母同胞,无论是谁继承帝位,都会对手足手下留情的想法,支持他继承皇位,朝代载入史册。
然而皇帝心中却在时时提防,凤穆帆越长越大,其模样还真有几分先帝的影子,他知道很多在他即位时本来就疑虑重重的朝臣,现在仍然并未间断疑惑——到底先帝临终之时有无意旨?为什么不传位给更加喜爱的小儿子?明明本朝有幼主即位的先例?
这件事,对皇上的统治是一个严重的威胁,皇上心中不说,但是也已经暗暗重视了起来,他想方设法,要削弱掌握军权的逍遥王的力量,谁知洪老将军有一日却突然面圣,请求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与逍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