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风云忽起当年处(第 3/3 页)
李崇碧心中很是感慨。他虽然勉强以武力平定了前朝留下的天下祸乱。但对于治理天下这方面,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如果早些年能够潜心学习,也许还会更从容一些吧。
但现在暮色在途,老将至矣!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且,更让这位皇帝忧心忡忡的是,几个得力大臣也都是老的老,病的病。即便还有励精图治之心,却也是有心无力了。
马上得来的天下,终究不能在马上治之啊!
这是几年以来李崇碧所醒悟的道理。他非常希望,在自己所剩不多的日子里,能够找到几个可以在将来支撑大局的贤才,好好培养,让他们明白自己对这个国家的希翼所在,也算是为自己的继承者留下的最好遗产了。
国子监,这座王朝最高学府里,究竟有没有自己所希望的大才呢?
李崇碧的目光扫视过人群。可惜,他可以掌握生杀大权,却并没有刺透人心的能力。贤愚难辨,慧眼难求!
皇帝亲临国子监,带来了丰厚的赏赐。祭酒庾济老脸笑开了花。过了一年紧巴日子,这下终于可以稍微松散松散了。
封笔仪式简单而隆重。这个年终仪式已经延续了许多年,自有其规矩。除了祭祀先贤之外,还有国子监的监生展示所学的环节。
平常被博士们寄予厚望的几个监生,果然不负所望。他们所准备的文章,得到了博士们的当众表扬。
在今天这样的场面,能够当场展示才学,意义自然非同寻常。包括袁望之、尚希言在内的这几个年轻人,他们当然明白祭酒庾济的良苦用心,都心情异常激动。
皇帝李崇碧也很满意。他目光扫过,看到旁边恭立的人丛中那几个外来使臣,忽然心中一动。随意的招了招手,便有侍卫已经把他们带了过来。
当听说皇帝想要他们展示一下才华以了解各国本土风物时,这几个使臣便把目光一起看向了东越国的白通。
白通淡然一笑,毫不推脱。当场挥笔一篇《云海赋》,献给天圣皇帝。其文辞藻华丽,旁征博引。兼具吹捧皇帝之功。果然是一篇应景的好文。
皇帝哈哈大笑,令人重赏。不过,白通谢过之后,却并不愿受赏。他只求皇帝陛下能够答应他一件事。
“陛下,国子监文华鼎盛,果然不负盛名。外臣斗胆,想从中随意挑选一人,以考究一下其真才实学。不知可否?”
《天圣秘闻录》:“鳞公文治武功,天下皆知。传其少时,即作白雪穿庭诗句,四座皆惊。文帝抄录宫中,叹息良久,以为非凡间该有之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