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六章 谁家子弟谁家院(第 1/3 页)

    几个负责朝政的大臣,没有想到皇帝的诏书会发布的这样快。当他们在朝堂上听到被大声宣读出来的皇帝诏令时,神情各异,心情都不相同。

    听到这个结果,以兵部尚书杨述和礼部侍郎韩兆言为首的主和派,不禁都很失望。尤其是韩兆言,他本来以为与蛮胡议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却没想到,只过了一夜,皇帝就态度大变了。

    无论是什么原因,皇帝诏书已经公开发布了。而且最新的赏赐和犒军物资也已经随着诏令送往了雁霖关。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傻到再发表不同意见。

    “……昔中原多与蛮胡通好。以其关系之远近,为国家安危之保障。朕夜不能寐,思之再三,深以为患。以加重百姓负担为代价,结蛮胡之欢心。无异于送羊入虎狼之口,更增其贪婪也!与其如此,莫若国家节俭,增强军备,激励将士杀敌之心,击退蛮胡,追亡逐北,使百姓安居乐业,将士免于路途奔忙之苦。如此努力耕织产作,增强国力,方为正道……朕既拜将北征,当以全权托付。与敌之战,尽力为之。敌虏降者免死,怙恶不悛者必诛之,仅此而已!”

    永安城里几乎所有的大臣们,都在这一天认真的看完了圣文帝的这道诏书。不管是怀着怎样心思的人,他们都从这字里行间看到了这位皇帝抵抗外虏的决心。

    有人为之精神振奋,热血沸腾。也有人忧心忡忡,深为不安。而更有一部分人,心底深处已经对圣文皇帝的态度大为不满了。

    永安城东门附近的一处高门府邸里。上下人等都噤若寒蝉,没有人敢大声喧哗。因为,被整个韩氏都视为祖宗般人物的兴国公韩若虚,正在大发雷霆。

    在这位身份非同小可的大人物面前,就连礼部侍郎韩兆言和其他几个朝堂大臣也如同犯错的学生一般,恭恭敬敬的低头站立,不敢随便插话。

    “你们真是无用!连这么一点儿事儿都办不好。将来还怎么托付大事啊!”

    这位兴国公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却腰板挺直,精神矍铄。一双看透世事的眼睛,好像能够直刺人的内心,令人无法躲藏。

    礼部侍郎韩兆言是他的亲侄子,更是宫中韩熹妃的哥哥。这群人中,以他的身份地位最重要。面对着老爷子的怒火,别人可以装哑巴,他却首当其冲,不能不说话了。

    “老祖宗息怒啊!圣心难测,陛下根本就没有与任何人商议,就改变了态度……他当殿发出诏书,君无戏言。谁也没有办法挽回了!”

    韩若虚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虽然事实如此,但他的心中却是极不舒服。李崇碧已经越来越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这才是令他愤怒的最根本原因!只是,他却不便于当众说出来罢了。

    “兴师动众,劳民伤财!雁霖关的战争如果再拖上一两个月,各地库府就都被掏空了吧?哼!”

    “老祖宗所言极是!唉,本来这几年的年景就不好,雨灾,雪灾再加上蝗灾……年年欠收,天下库府都空着大半呢!这次战争,又去了一半。转过年来,青黄不接。也不知道让天下百姓再吃什么呢!”

    “皇帝老了……天圣王朝如果再不改变,就只能继续衰败下去了!前车之鉴,岂能忘乎?!”

    韩若虚若无其事的说出这几句话,空气霎时就凝固了一般。没有人敢于随便接这句话。这可是大逆不道啊!如果以后泄露出去,便是抄家灭门、株连九族的大罪!

    韩兆言额头上不禁渗出了冷汗,他用手擦了擦。抬头看其他的各位,大家面面相觑,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他们这些人都属于同一派系,彼此之间值得信任。可是,这位老祖宗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还是令人大为吃惊的。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彼岸之主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你们修仙,我种田 阵问长生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仙人消失之后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魔门败类 剑啸灵霄 山河志异 武圣! 神话之后 修仙琐录 过河卒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盖世双谐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中州录 彼岸之主 左冷禅 仙逆 卧虎藏龙 过河卒 青衿问道 为龙之道 志怪书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我在明朝当衙内 神话之后 一渣到底[快穿] 仙父 凡徒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阵问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