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6 比穿越者还像穿越者的全才(第 2/4 页)
对方都给出了回答,有些答桉站在二十一世纪看存在很多问题,但以唐朝的视角来看都是完美级别的。
这下他真的震惊了,这就是只存在于传说之中的全才啊。
样样通,样样精。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跟着孙思邈学习道家知识,就已经觉得精力不够用了,这个吕才是怎么做到门门精通的?
兴奋之下,他又拿出了一些超前的知识和吕才讨论,结果再次震惊了。
这位吕才竟然连自然科学、逻辑学方面的问题都能回答。而且他还是个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还很认同以民为本的思想。
这个民不是良民之类的,指的就是广大劳苦群众。
如果不是确定对方就是土生土长的土着,他都以为这是穿越者了。
然后他又疑惑了,这样的大老为何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呢?
事实上吕才并不是名不见经传, 历史上还是留有名字的, 只是名声不显罢了。
他最着名的事迹是,一人单挑诸多高僧进行辩法。事情闹的太大李治不得不出面调停, 让他去慈恩寺和玄奘当面辩法。
只是李治拉了偏架,判他输了一筹。吕才不服,可也不敢违背皇帝的意思。
他参与过许多官方编辑、修订书籍的任务,作出了不菲的贡献。
也有许多自己的着作,只可惜因为其思想不合群属于异端,作品大都难容于世,大部散失,流传下来的只有八篇。
不得不说这是文化上的一大损失和遗憾。
陈景恪并不知道这些,但不妨碍他知道对方是个大老,这样的大老必须要深交。
不过他没有急着行动,而是先让人去调查了吕才的详细情况。
寒门庶族出身,没有名师教导一身学问全是自学得来。
三十岁也就是去年,终于以博学多才获得温彦博和魏征赏识,被举荐给李世民进入弘文馆任职。
他为人倒也还算谦和,只是思想不合群,让他显得有些特立独行。
属于不聊学问只谈风花雪月,大家还是好朋友好同事,谈起学问恨不得都不认识他的那种。
作为穿越者的陈景恪却知道,他不是不合群也不是特立独行,而是孤独。
没有人能懂他,也没有人能和他交流。
确定他人品上没有问题,陈景恪才开始展开有计划的行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