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绝对无法反驳的证据(第 3/4 页)
然而,面对这种情况的发言人却始终保持着波澜不惊的表情。
他端起手边的茶水喝了一口,随后语气平澹地说道:
“邵嵇女士----你是邵嵇吧?好名字。”
“在这个发布会召开之前,我们就已经对你们所发布的视频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终,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你们的视频,是伪造的。”
说着,他抬手示意跃跃欲试的邵嵇不要说话,然后继续说道:
“我想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你心里肯定在想‘这个人落入我的圈套了’,因为我无论说什么,你都有理由质疑我在撒谎,你都有理由质疑我接下来要提供的证据是伪造的。”
“这是一个很完美的策略----如果是在其他国家的话,确实是完美的。”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在今天,也许会拿出一个,你绝对无法质疑的证据?”
听到这话,邵嵇愣了一愣,但还没有等她回过神来,台上的发言人便继续说道:
“是的,从你们的视角来看,这几乎是一个死局,因为哪怕我们公布了身份证明信息,你也可以质疑这个身份证明是伪造的。”
“但是,如果我说,我要公布的不是身份证明呢?”
一边说着,发言人一边向旁边的操作员点头示意,随后,他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一张的图片。
“滇省抵边村,边境小村,因为地理位置过于偏僻,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水电不通、网络不通、交通不通。”
“为了解决这种状况,我们国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003年,国家电网村村通工程启动,在2006年,抵边村全村通电。在通电的过程中,我们对全村八十六户用电居民进行了用电信息建档,总共涉及人员312人。”
“2009年,第一条固定网络线路打通,并且在之后6个月,第一个无线基站建立,截止到今年为止,我们总共收集到的当地在网用户数量是369人,其中常住在网用户322人。”
“2014年,自来水入户,用水人口总计78户,数量348人。”
“2017年,抵边村1709号村道竣工。这条村道修筑过程中,当地适龄居民全部参与了施工,并在项目组挂职注册,享受普通工人待遇,中建一局总共向169人发放了工资。”
“1986年,华夏邮政向抵边村投递了第一封邮件,截止今年,华夏邮政总共向抵边村投递了6789个邮政包裹,其中有接近4000枚包裹投递时间在2013年之后,也就是网购全面兴起之后。”
“从2005年起,当地建档贫困人员总共涉及560人次,发放补贴340余万元。”
“当地产出的特产黑茶、山羊总共对外销售金额690余万元,在县城市场注册人数40余人。”
“以上的所有信息,我们都有照片、文档、影像资料支撑,时间从发生的当年开始,到现在,无一缺失。”
“我们经过仔细比对,发现了一个问题。”
“你们的视频中出现过的所有人,都没有在我们的档桉中出现过。”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这个村庄里生活了数十年,却从来没有用过我们千辛万苦送上去的水电网络、没有享受过我们的扶贫补贴、没有收过邮件、没有参与过家乡建设、甚至连基本的劳动和商品交易也没有参加过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