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分兵两路,震慑楚国(第 4/4 页)
“记,记住了……”老郡守大汗淋漓,二话不说飞奔出了官邸。
正午时分,秦军轻骑在城内饱餐一顿,又闪电般去了。
当上蔡郡守的特急上书飞到寿春时,楚国王城正在纷乱之中。刚刚即位做了两个月的楚王突然莫名其妙死了,各方权臣贵胄大起争端,为究竞是宫变谋杀还是暴病身亡剑拔弩张地争吵不休,连国丧也无法举行。
表面原因,却是无法确定先王的谥号。
上蔡急书犹如当头冷水,郢寿顿时冷却下来,毕竟亡国事大,谁也不敢轻慢。分领国事的昭、景、屈、项四大部族权臣与芈氏王族元老立即紧急会商,终于在三日之后纷争出两个对策:
一是确认死王谥号为哀王,常礼国葬;二是推出公子负刍继任楚王,应对秦军攻城略地之险。
三日间又有急报接踵而来:城阳、繁阳、寝城又连番陷落!
楚国君臣一日数惊,心头突突大跳,朝会上人人脸色铁青却无计可施——以这种日陷一城的狂飙战法,纵然立即调兵,只怕也不知道该到何处对敌。
最后,还是新王负刍颇有主见,摇着几卷紧急上书道:“诸位,秦军不会以三万轻骑南下灭楚。此战,必有缘故也。四城陷落情形相同:秦军只攻陷城池,一不大掠府库,二不大肆屠戮,三不驻军占据,攻占之后补充粮草即去。亘古至今,谁见过如此攻城灭国之军?”
大臣们这才有所回味,纷纷议论一番,越说越觉蹊跷,最终一致认定只能加紧探察,只要秦军不南下寿春,就不能轻举妄动。
楚国君臣举棋不定的几日之间,秦军已经飓风般掠过汝水,又攻下了汝东三城。
楚军斥候快报也纷纷传来,秦军情形终于清楚:统兵大将是王翦长子王贲,其一路攻城北上,目下没有转攻寿春的谋划。
楚国殿堂这才舒缓下来,大臣们竟有些服了这个有谋杀哀王嫌疑的新楚王了。
转眼之间旬日已到,秦军果然连续攻下了汝水两岸的十座城池。
第十一日,新楚王负刍接到斥候的汇报,秦军撤了。
楚国君臣们如释重负,不约而同地欢呼了一阵。之后朝会三日商议善后,楚国君臣越想越是后怕:这王贲仅仅率领三万轻骑,便风卷残云般在整个淮北飞旋十日连下十城,以如此战力,果真进攻寿春,楚国岂不立即便是亡国危难?
恐惧万分的楚国君臣立即议定出了防范对策:由项氏大将项燕掌兵,秘密调集楚国兵马聚结于淮南山地,以防秦军随时攻楚。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秦军的这次狂飙破城,给了楚国一个结结实实的亡国警讯,使楚国在山东六国中成为唯一清醒地预先防范秦军的国家。
有这种做法,就是在给楚国提个醒,好让他们做出防范。
因为嬴政要从正面,彻底把楚国打的一蹶不振,彻底降服这头猛兽——这种降服,不仅在于心理上、武力上、更在于从精神上,让他们永远不敢生起叛逆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