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昊千宝镜,朝廷大局(第 3/4 页)
“血炼”就是滴血祭炼,久而久之使得法宝和心血沟通,指挥如臂。滴血祭炼,养宝成灵,此术却是教为消耗自身精血;“气炼”却就不同,乃是将先天罡气输入材料之中,以各种手法,雕刻阵法;至于“神念”,则是利用自身元神,锤炼材料,相互变化,成就真正的宝贝。
开始修行其实就是炼宝,甚至就是修行身体就是当做法宝来炼,把筋骨皮肉血心肺等都当做法宝炼制,修炼到道境四变之后,吞服金铁,玉石等各种宝贝,最后不是血肉之躯,而是法宝之身,若遇到这种人,那就极其恐怖,拳法随意变幻,洞穿一切。
所以在【道境四变】以后,嬴政对于“炼宝术”就不再陌生,能够熟练使用。包括他所持有的“传国玉玺”,在雕刻的过程中,他就动用了这门法术。
嬴政拿起【昊千镜】,将鲜血滴在镜子背面,体内阵阵气血滂湃,相互运转,周天变化,滋润五脏六腑。他心神合一,以特定的手法在镜子上写着符文,而那些符文围绕着镜子转了一圈后,全部没入葫芦之中,这正是——血炼。
他刚刚得到了一件威力巨大的法宝,但想做到完全融为一体,心血相连,就必须要要动用“炼宝术”来不断锤炼。书写了大概几百个符文,嬴政已经渗出汗水,体内的真气消耗了将近三分之二,他只得暂停下来,等恢复之后再继续“血炼”。
————————————
平阳宫,大殿
“陛下,历朝历代每年民间都有灾荒,饿死的,病死的,甚至人吃人。加上东方修炼界宗门太多,他们眼中毫无朝廷,更无律法;其次,诸多富家子弟,纵然倾尽家财也要加入那些历史悠久的五大圣地或者六大邪道。所以臣以为,至少五年之内,朝廷会举步艰难。”纳兰文成道。“臣简单算了下,如果彻底把这件事办起来,天下多少学子,朝廷都要出钱粮来供应,除此之外还要有教师人员的薪酬,学堂杂役。这是笔开支和人实在是太过庞大,暂时朝廷三五年之内还可以支撑,但时间一长,年年如此,就会成为巨大负担,甚至可能把朝廷拖垮。何况陛下又告诉那些贵族,三年后会三倍奉还他们家产,臣实在担心。”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自古以来,最难改变的就是人心。但那些寒门弟子,若无人教他们律法礼仪,遇到贼人蛊惑,心怀不轨之徒,他们就会无法无天。有些事,必须要有人去做!”
当年的秦国,被山东六国称之为蛮夷之国,六国君王甚至还商议过“分秦大计”,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被大秦灭了个干净——老秦人从来不会服输!
嬴政道:“那些学堂可不是光读书习武,还要进行各种研究,以学堂为中心。此外,学子们可以监督官府,形成舆论,对不平之事,政务处置不足之处上书建言,不但如此,还可对豪门不法进行约束,此乃相互平衡,凡人口密集之地,必有商机,学堂虽不收学生钱粮,却也可以自己做生意,商道为流通之本,却不叫有辱斯文。”
“此外,朕有准备十年之内国策,民间凡六十岁以上者,每一季都可领取朝廷粮食,同时可以去医馆免费看病,供给药物,由国家赡养。古语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天下大同,朕立志于此。”
战国时期的士、农、工、商的说法,在这个位面是全然无用的,嬴政也不打算推行这种阶级理念;在华夏本土,那是历史的趋势,阶级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要改变至少要几百年的时间。
直到现在,纳兰文成才真正意识到,眼前这位皇帝,决然不是只有一身深不可测的修为,更多的是那包容天下的治世理念。
“天下疾苦,从古至今,民生之多艰。”嬴政说道:“朕要先以铁腕手段,斩尽天下阴霾,扫荡乾坤之邪恶,再为民谋福,教他们自立自强,为天地再造秩序,假以时日,众生自然会明白朕之苦心。”
“陛下,臣誓死完成此等大愿!”纳兰文成激动的道。他是文人出身,不能修炼,听到这番言论,他内心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这时,嬴政给身边的太监打了一个眼色,对方将一个木盒交到纳兰文成手中。
“这是多年前,朕的一个朋友,倾尽心血的著作,他死后,朕一直将其奉为我大秦治国的根本,你拿回去好好研读,今后大秦还需要相国多费心,你下去吧。”嬴政摆了摆手。
“诺。”
盒子里装的正是以宋体字抄录出来的《韩非子》,韩非死去多年,但嬴政从未忘记过自己这位朋友。
纳兰文成刚走不久,楚瀚走了进来。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十二岁左右的白衣少女。
现在的楚瀚,被嬴政册封为大秦【归义侯】,世袭罔替,享受荣华富贵,
“臣拜见始皇帝陛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