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我的工厂已经饥渴难耐了(第 3/4 页)
德玛西亚虽然根本不缺人,但却严重缺乏合格的工业人力资源。
比如说机械厂的合格工人,就最起码得看得懂游标卡尺,看得懂机械图纸,有一定的工艺知识,否则很难实现成规模的工业化。
而大多数德玛西亚人却连字都不认识,连日常的信息交流都严重受限。
要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现代产业工人,还得耗费许多时间。
所以,拉克丝在密银城建成的这一系列工厂,目前还完全由祖安支援过来的技术专家和工人骨干在负责运营。
一旦离开了这些祖安专家的手把手指导,这些看似红红火火的工厂可能立刻就能停摆。
“祖安的技术工人就那么多,能划出来参加二线建设计划的就更少了。现在艾欧尼亚和恕瑞玛都在要人,拉克丝你就再等等吧。”
领风者的基层力量确实已经被使用到了极限,无论是政工干部,还是技术人才。
拉克丝指望的第二批援助,短时间内是肯定不会再出现了。
“李维会长之前就批复了,让我们先根据德玛西亚的情况,因地制宜地搞点土办法,把手头能做好的事情做好。”
“比如说”娑娜回忆着李维的发展建议:“跟文明水平相对落后的恕瑞玛、艾欧尼亚不同,德玛西亚虽然也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但民间的手工业却已经发展出了一定基础。”
“像竹、木、铁、泥、石五匠,及土纺、土织,成衣、油坊、磨坊、纸坊等手工产业,都是我们密银城就有的。”
“我们现在搞不了大工厂,就想办法先把这些小手工业都整合起来,搞些手工合作社嘛。”
“嗯。”拉克丝闻言也陷入沉思。
她认真地考虑了一下。生产手段暂时是提不上来了,那就先从管理经营手段入手。
整合起来的手工业合作社,加上领风者干部的管理,生产效率一定会比之前更高。
“像你之前提到的,德玛西亚现在最需要的化肥和农具——”这时,娑娜又说:“化肥他们是生产不了。”
“但农具,锄头、镰刀、铲子、犁这些东西铁匠铺就能造。”
“现在我们的钢铁厂已经投产,钢铁产量得到了千百倍的提高。即便除去那家小机械厂的生产消耗,以及基础建设所需,也还有大量的产能剩余。”
钢铁是工业之基,什么地方都能用到。所以祖安援助的这家钢铁厂,可是为德邦未来的工业发展预留了很大的过剩产能的。
“虽然这些优质钢铁在德玛西亚是硬通货,直接卖出去也能挣钱。但”
娑娜认真地想了想,便提出建议道:
“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召集全密银城的铁匠,成立一个规模化的手工农具厂,帮助我们消化过剩的钢铁产能,也为德玛西亚的农民们提供更多价廉物美的铁农具。”
“这才是最能惠及大多数人的办法。”
拉克丝听罢眉头微蹙:“这个提议倒是不错。”
“可问题是密银城可没有这么多铁匠。”
密银城的铁匠,是为过去的农业社会准备的。一座城市有个几十号铁匠,也就差不多够用了。
现在你让这几十号人,用手工生产的方式消化一座现代钢铁厂的多余产能?
“只能说,能起到一点效果吧”拉克丝都囔。
几十人的产量也是产量,能多打造一副农民能消费得起的廉价铁农具,就多做了一份贡献。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