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艾欧尼亚《致富经》(第 2/4 页)
「所以,为了方便理解:」
「你们也可以把这个世界性的迦娜主乂大联盟,视作一个国家;」
「把艾欧尼亚,视作这个庞大国家的一个省份。」
艾欧尼亚的确不能高度工业化,只能以农业为主。
但在一个庞大的现代工业国家内部,有一个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省,也很正常不是么?
所以李维给艾欧尼亚的定位就是,未来的「世界粮仓」。
毕竟,有客观条件限制,这里本来就没办法发展太多工业。
除了当世界粮仓,艾欧尼亚也不可能有其他定位了。
「这...」锐雯还是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因为在工业化时代,一个地方拥有「粮仓」这个称号,可不一定就是好事。
「如果艾欧尼亚未来还是得以农业为主,那这里的人...」锐雯忍不住对李维问道:「未来应该会很穷吧?」
锐雯这些天的书没白看。
她敏锐地意识到了剪刀差的存在。
农产品的附加值天然就比工业品低。于是在工农业产品进行交换时,工业品的价格天然地就要要高于农产品。
而为了养活海量脱离了土地的二、三产业人口,一个庞大的现代工业国家,也绝不
会希望农产品的价格涨得过高。
这就导致种地不挣钱,农民的工时不值钱。
李维之前在文章里举过一个例子:
一个诺克萨斯农民,需要不眠不休地工作10年,才能挣到一台祖安工人耗费100工时制造的海克斯收音机。
而这个故事,就是剪刀差作用的最好体现。
所以可以预见的,如果让艾欧尼亚以后当世界粮仓,让自由市场不受干扰地发挥作用,那恐怕要不了几十年...
艾欧尼亚就会变成全世界最穷、最落后的地方。(弗雷尔卓德等自然条件更恶劣的地方除外)
艾欧尼亚人,也会变成其他加盟国居民口中的「臭种地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