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一切都来得急(第 1/4 页)
张树材这样劝侄子,自然是有他的想法。
他觉得自己开的家庭客栈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从前的客栈只是自己家的房子单单只有四个客房,到现在超二十间,每间都有独立卫浴间,看似简单的事,却用了十年。
“如果当初我的目光放得长远一点,眼下客栈的规模就会更大, 这些年的收入也会更可观。”张树材想到自己遇到的难题,也帮着侄子出主意,“你爸不给你拿包地钱,你就去银行贷款,像你这种大学生回乡创业,还有特殊待遇,你还年轻,要干就干大的。”
“如果村里只有你一个人回乡创业也就算了,还有人回村开家庭农场, 我听小龙说他已经承包了很多地,你家左右都被他承包了去,待他的家庭农场开起来,乡里也会劝你把土地承包给他,毕竟他那也是带动家乡经济。”
“你这边是有前景,可需要时间,真从挣钱和发展经济上说,他比你有优势。”
“你看看我们这边如今有二百多家家庭客栈,现在政策把控得紧,从环保到土地保护,想再批地来建家庭客栈很难,当初那些敢弄得大的,现在合适了。”
张新阳都明白这些,不过他的想法和大爷不一样,政府是支持回乡创业,可是作为粮食大省,更看重的是粮食和土地的保护。
高朋举的家庭农场要靠游客量才能发展起来, 一年四季分明,真说起来也就夏秋两季,而能吸引住人,还得是在他把农场建设好的前提下。
这些张新阳早在高朋举回来后就分析过,要说有竞争,两人完全没有冲突,反而是高朋举想“占地”的想法,两人才有接触。
大爷说的正在兴头上,张新阳也没有打断他,更没有觉得大爷说的无用而不用心听,他听得认真,在张树看在眼里,心里高兴。
人就是这样,被认同被信任,就越发说得有兴致。
甚至等饭后要休息时,张树材还意犹未尽,难得说得如此的开心,他喝得也有点多,脸上带着红晕:“新阳啊,你写计划书了吗?要是写了拿给我看看, 没写就抓紧写一份,你念的就是农业,搞专业的东西得有计划。”
“行,等我回家写了用手机发给大爷。”
张树材用力拍了拍侄子的肩:“行了,快去睡吧,明天带你们去五营国家公园转转。”
张万龙在一旁困得早就打哈欠了,一听可以出去玩,来了精神:“大爷,那里能露营吗?咱们明天弄点烧烤吧。”
“烧烤算什么?我知道有能抓野生鱼的地方,明天先去漂流,漂完流就用溪水炖抓上来的野鱼,这可是有钱也吃不到的好东西。”
张万龙忙说明天要现场直播粉丝一定多,张树材觉得这样很好,不但没有觉得他不务正业,还让他好好帮忙宣传一下这边的旅游。
兄弟两个睡的后院,是自己家住的院子,前院客人还在喝酒说话,后院却极安静,前院的说笑声虽不时地传来,隐隐的并不觉得有吵闹,影响不到他们休息。
屋里的灯关了,张万龙躺在炕上,见堂哥站窗口望着外面:“大晚上的,外面有啥好看的?”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