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天意难违(第 3/4 页)
郭嘉暗暗一叹,这一位,或许是曹操前半生最重要的谋士,却也注定成为曹操后半生的绊脚石。
曹操集团内部,其实是出现过很多次叛乱的。
这些人里面,有不少人都闹出了很大的动静,过后牵连之人,少则数千,多则屠城。
究其根源,这些人为何能够做大?
在郭嘉看来,身为曹操集团内部主事的荀彧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荀彧心念汉室,对忠心于汉室之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任由这些人上位。
给了他们机会。
就如同今日,董承想要联姻。
不联姻,他依旧只是个国舅,联姻之后与汉献帝的关系便会更加紧密。
这需不需要阻止?
站在汉室集团的角度来说,当然不需要。
可是站在曹操集团的角度呢?
只怕就值得商榷了。
包括董承后面的开府,如果所有人都反对,他肯定是死都不可能成功的。
在荀彧执掌中书省期间,这种事情只怕发生过无数次。
有没有明知某人对汉室极为忠心,依旧将其置于重要位置的时候?
有没有或许可以阻止,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汉献帝刘协,本就纠结,见众人反对,便只能对董承说道:“国舅,此事既然不详,便依郭爱卿之言,就此作罢吧。”
董承心中愤恨,却又没有办法。
散朝之后,郭嘉向外走去,荀彧来到了他身边,笑道:“奉孝啊,许久未曾相聚,不如今日去我府上喝上一杯如何?”
郭嘉看着眼前的荀彧,琢磨了一下,微笑道:“可!”
荀彧府上,两人落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