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一十二章 横看一条线, 竖看一条线,斜看还是一条线!(第 3/4 页)

    大宛、康居等国使臣的面色,已然成了猪肝色,立即反唇相讥道:“你们希腊人承继亚历山大三世恩泽,才有如今的强盛局面……可现在却将他的子孙,逼的远走他乡,简直是反咬主人的恶狗……”

    “狗是忠诚的伙伴,你不要侮辱狗……某些希腊人连狗都不如!”

    “这帕莎黛女王与大秦贵族同出同入,早晚能从大秦借兵马回去复国,介时之大夏国,前有塞琉古王朝,后有大秦帝国……哼哼,大夏国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大家都是牙尖嘴利之辈,互相怼起来,那是针针见血。

    大夏国使臣脸色也阴沉下去,毫不退让的一人舌战几人。

    其余诸国使臣,见他们越骂越凶,心里虽想看热闹,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但却也知道大局为重。

    于是,纷纷围了上去打圆场。

    “都少说两句,莫让秦人看了笑话!”

    “拜火教徒不计其数,出几个败类也属正常,代表不了所有拜火教徒!”

    “国与国之间,强者为尊,谁是谁的子孙,代表不了甚么!”

    “……”

    诸国使臣一通两不相帮的和稀泥,总算把剑拔弩张的气氛压下去。

    箕准对西方那些屁事儿不感兴趣,见两方住嘴不再争吵,便向那大夏国使臣问道:“始皇帝陛下可否准允,我等诸国使团,派遣武士参加阅兵?”

    大夏国使臣点头:“已然准允,诸国若愿参加阅兵,可派遣武士自南门而出,去大河的南岸,与秦人军队汇合,会有大秦太子殿下做安排。”

    箕准立即揖手做谢,而后快步下了城墙,去吩咐自己的副使卫满。

    扶余和肃慎两国的使臣,自然也是有样学样。

    有了这三国带头,其余诸国使臣也不耽搁,纷纷下城去找自己的副使,安排自家武士参与阅兵。

    大家如今在大秦,首要应付目标还是大秦!

    今天说甚么也得压大秦一头!

    ……

    诸国使臣一番安排后,返回城墙之上继续观礼,而此时城外,已经开始进行升国旗仪式。

    五百名乐者组成的乐团,奏响了秦墨和女官们,为大秦谱写的国乐。

    这首国乐的前身名叫《汉风》!

    当然,此时则应该叫《秦风》!

    整曲以雄浑大鼓为基调,辅以雅静编钟,辅以悲壮陶埙,辅以悠扬箫笛,辅以柔美古筝……

    与前世或有不同,但大同小异。

    每一种乐器加入,皆代表着一个阶段,循序渐进中,如过时空长河。

    令人闻之,仿佛见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初兴,到成长,遇挫则,再奋起,至恢弘………

    最后,归于寄思与畅想,说不尽道不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城外有那白发苍苍的老秦人,沉浸在以雄浑为基调,却又跌宕起伏的乐声中,不自觉吟诵起了秦风无衣。

    越来越多的百姓,随之加入其中吟诵。

    越来越大的声音,汇成声浪传到城上。

    嬴政和诸公子公主,以及文武百官,包括一位位禁卫,也自觉不自觉的,伴着乐声加入吟诵。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雄浑跌宕大乐声中。

    低沉吟诵的声浪中。

    千人铁甲锐士,护送着一面玄色龙凤大纛旗,从正门迈着整齐步伐而出。

    跨跨跨——

    千人如一铁甲铿锵,行至以墨色大理石堆砌而成的国旗台,将大纛旗缓缓升上耸立的旗杆顶端。

    大乐声止!

    吟诵声停!

    城上城下寂静如幽,所有人的目光,皆落在那面随风飘荡的玄色大纛旗上。

    咻咻咻——

    砰砰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活埋大清朝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晋末长剑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唐腾飞之路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星海王座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办公室潜规则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明末逐鹿天下 大汉帝国风云录 冰川天女传 不是吧君子也防 嬉游花丛 木叶之风暴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