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这俩货,真是不当人啊~!(第 2/4 页)
可在册子中,却跟几位小爵臣家捐助的钱财拼凑在一起,用于建设一座甲类大医馆。
不想让自己的传记,跟别人挤一块石碑?
那便只能再多捐钱财,独自凑够建设一座甲类大医馆之用……
而且该说不说的,被特殊照顾的国相国尉们,也实在高兴不起来,反而有种莫明的浓烈羞耻感……
所以说,那册子里的善款分配使用,简直暗含了八百个心眼子,目的就是催着你多捐钱财!
而似李昱这般钢铁直佬,就按自己的朴素情感去办事者,终究只是少数。
毕竟,李家父子
也不是谁都能比的,他们家的成就与功业,已足够世人铭记千秋万世了,有没有医馆来标榜也无所谓。
诸人比不了,所以无法做到他这般的洒脱,人活一世,不过是为名利奔波!
所谓名利,名在利之前,有名才有利,反之利多而无名,不过是富而不贵的庸人尔。
尤其是在这重义轻生死的先秦时代,名便是生命!
「缺了大德啊~!」
诸官齐齐摇头一叹,继续往太医署赶,明知是火坑也得往里跳啊。
不过,等他们来到太医署衙外时,却被眼前的场面下了一跳。
偌大的太医署衙门前,已被人堵得水泄不通,而且全是衣着华贵者,其中有不少与中枢诸官一样,是趁着午休而来的各大府衙官吏。
但更多的,却是虽着锦衣,却无冠无绶的商贾!
而太医署对此,似乎早有预料般,门前摆放了一排长桌,门旁墙壁上则悬挂了一张超大的绢布舆图。
那是大秦疆域图,但却甚是潦草,既没有标记山川河流,也没有标记城镇村落,只有简单的线条,划分出各郡辖区。
而在各郡辖区之中,则错落有致的写着甲乙丙三字,甲字大、乙字小、丙字更小。
这其中,许多甲字和乙字,已被朱砂笔画了圈!
爵臣商贾们围拢在桌案前,报上姓名籍贯以及所捐数额,书吏运笔如飞迅速记录在册,并大声唱名。
「吕氏,名文,字叔平,祖籍砀郡,现居咸阳外城,捐建甲类大医馆三座……」
「巴氏,名清,节义女臣,祖籍巴郡,现居咸阳内城,捐建甲类大医馆四座……」
「乌氏,名倮,大夫爵臣,祖籍陇西郡,现居咸阳内城,捐建甲类大医馆九座……」
随着登记书吏的唱名,立即便有负责舆图的书吏,用朱砂笔将舆图上的一个个甲字画圈。
舆图上未画圈的甲字,越来越少了!
中枢诸官听的暗暗咧嘴,这些商贾出身者,是真特喵舍得下本钱啊。
那巴家在慈善拍卖会上,已经捐了一座甲类大医馆,此时竟又增捐四座甲类,算是凑了一个小整数,五!
而乌氏倮就更丧心病狂了,也不知是不是想通过捐建医馆,重获嬴政的亲睐,居然又增捐九座甲类大医馆,前后便是整整十座……那钱,仿佛都不是钱了!
「诸君,别来无恙乎。」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