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被秦墨比下去,也不是不能接受,很正常的好伐!(第 2/4 页)
嬴政记着呢,立即道:“朕把那篇中枢官制改略还给爱卿,爱卿继续完善可好?”
“呃……”
秦墨砸了咂嘴,讪然道:“那篇中枢管制改略,该有的都有了,只差细节处完善。”
“陛下与诸君皆是老于政务,其实比臣更适合完善那篇中枢官制改略……介时,臣帮陛下与诸君把把关!”
嬴政无奈,忍不住吐槽道:“爱卿何时能在国政上勤劳一些?”
秦墨顿时委屈揖手道:“臣只是想要藏拙,陛下莫要为难臣……”
……
一场御宴,便在君臣二人的窃窃私语中结束。
诸文武临要散去时,嬴政突然道:“诸卿,基层官吏短缺,却也不能放任乱象。”
“朕意,岁禄五十石以上之郡县官吏,必需离乡任职,五十石以下之乡里官吏,若不愿离乡任职,则贬官去职,由乡民推举本乡德高者接任,任其三年,满三年后,则重新推举他人。”
“诸卿回去思量一番,看看此策是否可行。”
“若觉可行,则可拾遗补缺,上疏于朕……若觉不可行,阐明所思所虑,亦上疏于朕!”
诸文武面面相觑,继而齐刷刷看向秦墨。
席间秦墨和嬴政嘀嘀咕咕了大半天,他们可都看在眼里呢。
原本还以为,只是君臣二人多日未见,凑一块嚼舌根。
没想到,还真让秦墨琢磨出法子了,实乃缓解基层官吏不足的良策!
只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利,从皇帝手里交到百姓手里,这法子恐怕也就秦墨敢跟始皇帝提。
否则换个人,纵然能想到,多半也是闷在肚子里,任其烂掉!
“喏。”
诸文武心念电转间,已是揖手领命。
而嬴政却又道:“前番在南阳郡,朕曾给诸卿看过一篇中枢官制改略,让诸卿多加思忖。”
“而今,想来诸卿也已胸有成竹,当将之完善,上疏于朕。”
“另外,朕欲让御史和锦衣卫,对天下官吏,进行任职期间的政绩评估,每三年一次,优者捡拔赐爵,庸者平调记过,劣者贬斥罢官……诸卿想个妥善评估之法,也上疏于朕!”
诸文武听得眼前一亮。
这法子可以哇。
实在是大秦朝廷如今最急需的体制了。
只要能弄出来,那些不愿异地为官的基层官吏,恐怕也要生出斗志,麻溜的去别乡任职了。
便如同军功赐爵一般,自备的粮草器械都是投资,斩下敌人首级,则可实现阶级跃迁。
同理,基层官吏苦熬个三年,得个优异的政绩考评,则也可实现阶级跃迁!
“喏。”
诸文武再次揖手领命,见嬴政没有其他的事情吩咐了,便纷纷退出衙署大堂。
只是,临走时却皆是感慨的看了秦墨一眼。
那常规政绩评估的法子,想都不用想,肯定又是这位年轻的宰相,刚才跟始皇帝琢磨出来的。
那脑子里装的东西,实在太匪夷所思。
中枢改制眼看是要推行,介时便会多出四个佐相的位子,是争?还是不争?
若争了坐上去,便要被旁人拿来与秦墨作比较,如那老王绾一般,大抵要彻底成了秦墨的陪衬。
若不争……不甘心啊,谁会愿意放过大好前程?
诸文武怀着纠结的心情回到住处,各自开始绞尽脑汁,按照嬴政的吩咐,完善乡民推挤制度,完善中枢官制改略,琢磨妥帖的政绩评估方法。
嗯,这次表现的好不好,很有可能决定未来那四个佐相位子,有没有自己的份,诸人总归是要争一争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