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一十章 大秦最高法长官,敢不敢再怂一点?(第 1/4 页)

    按照原有秦法规定,男丁在十八岁左右,与父兄分家顶门立户,要耕种一百亩左右的口粮田,成为耕战之基石。

    一户小夫妻便要耕种百亩田地,猛一听是极其恐怖的劳动量。

    而实际上……也确实极其恐怖的劳动量!

    哪怕这百亩田地,并非全部用于耕种粮食,其中囊括专门用于种植桑麻等农副产品的田地,不必太过费心劳力……也着实够呛!

    不过,凡事不能以后世眼光看待。

    大秦原本的耕种技术,虽说遥遥领先于越人,但在后世人看来,无疑还是刀耕火种一般,根本达不到精耕细种的程度。

    所以换算下来的话。

    秦人先辈耕种百亩田地,所耗费的劳动力,与后世子孙精耕细作十亩地,所耗费的劳动力,其实大抵是相当的。

    而且大秦原本的田亩收成,很可怜。

    谁家能把亩产,提到两百斤,就算是大丰收,朝廷立即赐爵,并派遣官吏,学习其耕种技术。

    收获质量不行,只能靠田亩数量弥补!

    ……

    以上,是原有秦法规定。

    至于如今,早已是大大的不同!

    高产粮种的推广,新式农具的推广,让精耕细作成为秦法硬性规定。

    一户小夫妻能耕种十亩地,便已然是极限,最多再种一些容易打理的桑麻田。

    所以,秦墨原本给越人定的口粮田标准是三亩,想要更多就去自己开垦。

    只是前些日向嬴政借调的三千匹战马,发挥了大作用,屯田速度陡然加快,这才将给越人分配的口粮田,重新定为以五亩为准,不分男女老幼!

    如此分田,则老幼必然要依靠青壮,则女子必然要依靠男子,才能完成繁重的耕作收获。

    而这正是秦墨想看到的,越人长此以往,不出数年必然移风易俗,自发形成家庭门户,融入华夏大家庭!

    “另外,各部族原有之巫长,陛下已经送来封赏诏令。”

    “宝珠族、铁山族等,最早响应举事之九族,巫长皆封第五等大夫爵位,余者新附部族之巫长,则封次等不更爵位。”

    “在口粮田之外,可以给他们爵位应有的待遇了。”

    “此事由御史大夫冯劫,与廷尉李斯亲自操办务,必大张旗鼓,给所有越人做个榜样,让他们知道拥有爵位的荣耀与富贵。”

    “如此,越人男丁闻战则喜,则番禺王不足为虑。”

    秦墨看向晒黑不少的冯劫与李斯,郑重道。

    二人立即揖手领命:“喏!”

    秦墨继续道:“分田完成之后,再行抽调青壮男丁编练成军。”

    “介时,除教授孩童学习之官员,以及墨家官员外,其余诸官也随之参加操练,熟悉鸳鸯阵诸般变化,并为越人战士宣教思想。”

    以淳于越为首的几名博士,以及数名墨家官员,齐齐揖手唱道:“喏!”

    但其余诸官,包括冯劫和李斯,就很懵逼了。

    他们能熬到朝廷重臣的职位,年纪可都不小了啊,甚至平均年龄在五十岁以上。

    让他们指挥越人战士作战还行,大家或多或少懂些战阵之道,或者干脆就是带过兵打过仗的,指挥若定还是能做到的。

    可是让他们这把老骨头,跟越人战士共同操练,那就是开玩笑了。

    老命还要不要啦?

    诸官呆滞半晌,职位最高的冯劫,才终于幽幽开口道:“秦相果然还是记仇啊~!”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星海王座 北齐怪谈 沉溺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晋末长剑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全唐诗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清要完 世子妃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