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历史奇怪的走向(一)(第 3/4 页)
而郑太祖也得到了喘息之机。
要说郑太祖的家底,其实也有些复杂。
他所带来的班底,都是从西域长史府里出来的。
本身也没多少人,更是缺粮少食。能占据张掖这个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对他来说是非常紧要的。
在张掖,他可以补齐自己所需的任何资源,除了人之外。
而如何招募士兵,也成了郑太祖的头等问题。
胡人、羌人自不必说,这两个族类根本就不讲信誉,临阵倒戈那是常事,郑太祖又不像马超跟他们沾亲带故,利用他们属于是雪上加霜。
无奈之下,郑太祖只好在西域诸国招兵买马。
经过两年的蛰伏,因刘备的病故,导致郑太祖与刘备的联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空窗期。
曹丕本想借此机会除掉这个让自己头疼许久的眼中钉,但没想到对方的行动更加迅速。
几乎是在曹丕刚刚得知刘备已死的消息后,郑太祖就已经出兵天水,并且采用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包围天水城,把武都、金城等等其他地区派来的援兵全都打了落花流水。
等曹丕派出的军队赶到的时候,郑太祖已经是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整个凉州。
打这开始,郑太祖便再没了什么大动作,彻底的蛰伏了起来,任凭魏蜀吴三国打的头破血流,他也按兵不动,只是在暗中积蓄力量。
六年后,曹丕死了。十一年后,诸葛亮也死了。
后三国时期,人才逐渐凋零,这就到了郑太祖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这么多年他也没闲着,他就好像有收集癖似的,后三国时期的许多名将,有一大半都被他收入麾下。
譬如正史上威名赫赫的邓艾,莫名其妙到了他手底下当上了大将军。
还有像平民出身的徐质啊,世家出身的王濬啊等等,但凡是能排得上名号的,好些个都不知道被他用什么手段哄骗过来,在他手底下做事了。
总而言之,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力量,在诸葛亮死后是完全的爆发了出来。
他联合蜀汉,花了三年的时间,将曹魏大半的土地都收入囊中。后来邓艾又设计阵斩司马懿,曹魏是彻底的元气大伤。
三年之后又三年,六年的时间,郑太祖跟蜀汉瓜分了整个曹魏,而接下来就该到对付东吴的时候了。
这么多年来东吴一直在看戏,同时也在积蓄力量。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