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想通啦!(第 2/4 页)
因为只有这样的官员越多,百姓才越积极。百姓积极了,这个国家自然也是积极向上的。
可当一个国家陷入垂暮之年,贪官污吏横行,贪污腐败已经成为常见现象的时候,自然也就希望唐重这样的人越少越好。
因为在那些贪官污吏的人眼中,唐重这样的人,是提醒他们的人,是警告他们的人,是他们原本希望成为的人。
看到唐重这类人的活跃,这会让如今的他们觉得十分难以忍受,就好像唐重们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样,非要除之而后快。
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也不难理解,毕竟光芒越是热烈,滋生黑暗的土壤就越是稀少。
而跟黑暗相依为命的他们,自然不会容忍自己的栖息地逐渐消失。
而且,当光芒照在他们身上的时候,那些曾经的不堪,现在的堕落,都会暴露的一览无余。
于是愧疚但不愿意承认的他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光芒的发散。
白先生浸淫官场多年,就是因为看透了这些事情,才会对当官这件事感到厌倦,对这个从上到下已经腐朽堕落的朝廷,感到失望。
所以他才会毅然决然的辞官回乡,开办书院,希望将光明的种子播撒下去。
这些种子将来有没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他不知道。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否会歪掉,他也不知道。
但事情,总需要有人去做啊。
因此看到现在的唐重,白先生既欣慰于自己栽下的这棵种子,目前来看确实是在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成长。
但同时,他又担忧于唐重这棵小树,会不会在未来的岁月当中,因为种种原因,而扭曲歪斜。
或者说,他担忧于一些人会不会直接出手干预唐重这棵小树的成长。
唐重自然不知道白先生心里想的这些,他现在只想赶紧找个借口跑掉。
眼前的人越来越多,他要是一门心思跟大伙一一互动,那他今天就别想干别的事情了。
最后唐重想了个办法,把一旁一脸骄傲的白婴拽了过来,在她的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然后白婴就偷笑着迅速跑开了。
唐重这边又跟两个岁数挺大的老爷子说了几句后,就说自己要去方便一下。
然后扭脸也跑了,最后他跟白婴在一处暗巷碰了头,白婴把刚买来的斗笠戴在了唐重的头上。
这下别人也看不清唐重的脸了,虽说是有点显眼吧,但想要认出唐重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就这样,唐重才总算是能松口气了,跟白婴俩人偷偷拉着手走在最后面,一边说笑,一边自在的闲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