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幽灵!(第 2/4 页)
不过,他也没打算不反抗。
他虽然不知道背后是谁在捣鬼,但你不是喜欢煽动吗?那我也煽动就是了!
于是他出钱派人暗中联络了一批好事的青皮,那些人便又在人群中发表一些其他的言论,包括但不限于‘这些事情就算是真的那也是唐大少爷的问题,怎么能恨乌及屋发泄到唐府的身上呢?’
对此,愤怒的百姓给出的答复是——去你.妈的,要不是唐老爷家教不严,能出唐重这么个人物来?!
双方由此展开骂战,主要矛盾被转移成为了次要矛盾。从团结对抗共同的敌人,变成了人民间的内部斗争。
当然了,那些对唐重事件怀抱着恶感的群众也缺乏一个有力的组织者,他们也就是想过过嘴瘾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并不是有意识的要让唐府为这件事真的付出什么代价。
他们的不满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官府,也来自于腐朽的朝廷。
如今的天下,已不再是郑太祖建国初期的铁板一块。
在长年累月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政方式之下,这个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王朝,早就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边远地区从几十上百年前开始就不停的有农民因为日子过不下去而起义,更别提那些遁入山中的逃户,占山为王的强人。
这些人极大的扰乱了郑国政府对于边远地区的控制,朝廷也因为经年累月的平叛,导致大量军队都被迫派去了外面。
时间一久,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事情也是难免发生。
几方影响之下,虽然没有彻底的表露出来,但是军阀割据的状况也已经是有了苗头。
朝臣建议立刻收回在外将领的权力,对于那些不肯交出军权的将领要派兵攻打,怎奈皇帝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偏偏又是个爱好和平的人。
这一来二去的,那些自立山头的军官将领们本来还提心吊胆,但最后发现自己没有被清算,胆子就渐渐大了起来。
之后的几十年,他们常常与一些藩王发生摩擦。
藩王们本就觉得这些家伙天生反骨,正巧又落在了自己的身边,所以彼此之间总是打个不停。
在这种环境之下,即便是灵州这种还算稳定的地方,也仍无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种反朝廷的空气在城市与乡野之间流窜。
总而言之,三天之后又过了三天,虽然客观事实没什么改变,但百姓之间可是从各种意义上的打成了一片。
县衙这些天忙得不成样子,每天都要专门派出人手去街市上维护治安。
一夜之间多了不少乌青着眼眶的百姓在街上闲逛。
而这一切,身在大牢里面的唐重是丝毫不知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