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历史奇怪的走向 (二).(第 2/4 页)
总结,就这样的一个人还满口自称的仁义道德,他也配匡扶汉室?
郑太祖在散布这些话的方面,可是斥了巨资的。
没过多久,消息就传遍了天下。
那普通的老百姓比起什么仁义的刘皇叔,自然是更愿意听这个版本的,一时间都深信不疑。
而其余的世族或是达官显宦,有心眼,能看明白局势的人,也知道人家说的一点错都没有。
中山靖王的后人多如牛毛,到了这一辈基本上也就跟普通人没两样了。
刘备在这个乱世之中想要混出头来,背信弃义之举自然是要做的,其余种种行为也都是为了应付艰难的时局不得已而为之。
要说这里面最不能容忍的,其实还是夺了人家刘璋益州的事情。
不过这些事大家心知肚明就好,如今被人挑明并且宣告天下,他们即便是想保着季汉也没什么好理由了。
一时间转投郑国的人不计其数,民心所向也渐渐从季汉转到了郑国的身上。
刘禅自然极力否认,后来甚至还下了罪己诏。
然而在郑太祖的努力下,收效甚微。
总而言之,就这样的舆论攻势持续了足足三年之久,连费祎都被熬死了,满朝文武就只剩下姜维这个能独挑大梁的人物。
这个时候,早就准备了十多年的郑国随便找了个由头就跟季汉开了战。
这郑国的阵容豪华无比,什么邓艾、文鸯、羊祜、杜预等等,到了季汉这边,能打的就姜维、廖化。
剩下像是董厥、张翼、黄崇、诸葛瞻父子,虽然也都不能说是一点本事没有,但比起郑国的大将来说,逊色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场双方举国之力的战争,也就打了三个月。
具体的战况因为有邓艾这个鬼才的存在,导致跟历史上相差不多。
刘禅投降,郑收蜀地,只不过与正史不同的是,这次老孙家没能再看上几十年的热闹,倒成了第二个死的。
总而言之,郑太祖作为整个四国时期打仗最少的人,最后却赢得了天下,麾下一如当年的曹孟德,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后来郑太祖迁都洛阳,终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国号‘郑’。
至此,建国的历史,唐重才算是读完。
看完这一部分之后,唐重的表情很是便秘。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