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一章 历史奇怪的走向(三)(第 1/4 页)

    土地改革在封建王朝里一直一来都是非常敏感的事情,轻易都动不得。

    王莽动了一次,结果死的很惨,直到后世的现代,才慢慢有了些替他平反的声音。

    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牵扯太大,不单单是世家望族,地主老财,甚至各地的王侯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搞不好这些人联合起来,就能弄出一场足以掀翻整个王朝的风暴。

    而对于这一点,郑国的改革方式是,国家出钱从那些豪绅贵族手里收购土地,再将土地以租借的形式交由农民耕种。

    春秋两季以收获的一部分为税,再不需额外交给什么地主税务了。

    而各地王侯只要沿用国家政策的形式进行改制,那么就不需要再将土地交还国家,能够作为自身的产业保留,即使失去爵位,子嗣也依然可以继承。

    但后代每一次继承都需要缴纳巨额的税务,比如一半或是四分之一的土地之类的。

    这样的改革,必定会经历阵痛。

    初期,国库的税收锐减。

    不过好在在这之前,国家也已经打好了基础。

    进行土地改制之前,同样也是用了两代皇帝,大力的发展商业。

    在商业上收重税,但却用各种优惠政策鼓励行商。并且在使臣年复一日的努力之下,郑国与西边的吐蕃,南边的交趾,北面的胡人,都设立了自由贸易的区域。

    南方的海运也在朝廷的支持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造船行业一时间风头无两,许多人为了博一个未来,选择随船下海,远渡重洋。

    当然,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则赔的血本无归。

    但风气到了这种地步,经商的人越来越多。

    商业越发达,商业税收到的也就越多。

    以商税来弥补农税的亏空,通过与南洋国家的贸易来进行物资、粮食的交换,以此再弥补改制初期的阵痛。

    任何一个决策都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郑朝的每一任皇帝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所以这个朝代能存续八百余年,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这种土地改制的方式,唐重莫名有种既视感。

    而这种既视感,便是唐重认定着郑太祖是穿越者的确凿证据。

    唐重手里拿着的这本《观政纪事》是六十年前由当时的天子派人主持修造的。

    由历代的史官记录下来的历史,经过筛选记在了这本书上。

    当朝修史的一个坏处就是有很多的东西不会被记录下来,比如那些会对皇家声望造成影响的秘闻和皇帝的行径之类的。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剑啸灵霄 仙人消失之后 五仙门 志怪书 阵问长生 武圣! 神话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过河卒 修仙琐录 玄鉴仙族 盖世双谐 山河志异 魔门败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九阴九阳 剑来 为龙之道 彼岸之主 小狐妃,太凶萌 志怪书 仙逆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明夷于飞 不朽凡人 卧虎藏龙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山河志异 过河卒 仙父 左冷禅 我不想上梁山 武圣! 灵显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