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新的河北霸主(第 3/4 页)
屯兵不前两月个,既是让高欢得以对六镇镇民加深掌控,也是为了争取一个对他最有利的战略时机,特别是后者尤为重要。
河北叛变愈演愈烈,高欢盘桓不前,尔朱家众人也不能干等着他,还是派出了大批人马前往河北平叛。
此时河北豪族虽有高敖曹这样的猛将连连击败尔朱氏的军队,但诸豪族号令不一、不能相约进退,尔朱氏的进攻也给河北豪强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高欢停兵两月,于内整顿纪律、加强控制,并等待合适时机,于外则透露出两层信息。
在河北大族看来,高欢奉命来到河北却盘桓不前,看到高欢对尔朱氏的离心,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拉拢的对象。
在尔朱氏看来,高欢虽然拖拖拉拉,但仍然还没有叛变队伍,或是因为不满之前的势位,或仍可用名爵激励。
凡所人事,从来也没有绝对的强大,只是在恰当的时机做恰当的应对,高欢可谓深得其中三味。他所传递的这两条信息,河北交战双方都有感受且也各自给了高欢丰厚的回报。
531年二月,高欢再次发兵,扬言要攻取河北豪强盘踞的信都,这是为了继续向河北豪强们进行施压。
史载,欢至山东,约勒士卒,丝毫之物不听侵犯,每过麦地,欢辄步牵马,远近闻之,皆称高仪同将兵整肃,益归心焉。
高欢有此军容,自然不是从来如此,他刚在山西抢过前老大的家眷呢。之所以作此姿态,自然还是为了向河北人释放善意,也显示出这停驻两月的整顿效果确实显著。
果然不久之后,河北豪强首领高乾便率众来见高欢进行游说,这也是高欢极力盼望的,彼此自然相见两欢,高欢当场就认了渤海高氏为祖宗,喊高乾为大叔。
高乾还只是渤海高氏疏族的豪强地主,接下来很快赵郡李氏李文忠这一河北世族成员也来拜见高欢,说以大计。
能够获得河北世族与豪强的归心,高欢这钓鱼之法可谓精深,起码不比邓老师差。
于是在高乾等地表豪强的热烈欢迎之下,高欢兵不血刃的进入了河北重镇的冀州信都城,并获得了河北豪强的钱粮补充,饿了数年的六镇镇兵们终于在高欢的带领下吃了一顿饱饭。
要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须知当年六镇镇民可是在杜洛周、葛荣等人的带领下,肆虐河北大地数年之久,彼此之间可谓有着血海深仇!
可现在不但返回河北,而且还让河北豪强将重镇信都拱手相让,这自然不是因为河北豪强们忘记仇恨,而是因为现在有着一个更加神憎鬼厌的存在,即就是尔朱氏势力。
高欢重回河北,尔朱家也没有闲着,总之就是一地鸡毛的家族内讧。尔朱兆作为家族晚辈结果后来者居上,不独叔叔们不爽,自以为更优秀的同辈尔朱天光也不爽。
尔朱家内乱不作赘述,总之跟之后崛起关陇、同样后来者居上的宇文泰相比,尔朱兆真就人头猪脑。。。
河北世族豪强们对高欢排队欢迎的同时,尔朱氏也没有闲着。
此时的高欢已经非复吴下阿蒙,尔朱家当然也要竭力拉拢,于是便于三月封高欢为渤海王,召其入朝觐见:你别在河北浪了,回来咱们才是一家亲!
这时候的高欢自然不会答应,于是到了四月的时候,便又加授高欢东道大行台、第一镇人酋长、冀州刺史等官职。
尔朱家当然也不是傻子,高欢兵不血刃的进入信都,当然也猜到他已经与河北豪强们有所勾结,但仍不失侥幸之心。
一则高乾等是以接受招抚而迎接高欢入城,二则高欢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公然反叛尔朱氏。
这些官爵的封授,对高欢而言绝对是有意义的。他虽然率领十余万六镇镇民来到河北,但六镇之众战斗力还剩多少仍然存疑,起码此时的高欢在面对河北豪强时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否则在合籍渤海高氏的时候,高欢就不会给高乾当侄子了。反正都是乱认祖宗,老子如果兵强马壮,为什么不拣大辈?
势力既不占优,名位上高欢同样马马虎虎,所以他也需要一个名份来节制河北豪强们,哪怕仅仅只是一个虚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