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节 肯定能捞着大的(第 2/3 页)
关山前前后后又观察了一下,脑补着如果自己脚下这个两百多米的山包被炸平的话,如果前前后后那些百十米高的小山包,全都削峰填谷,那么这二十多公里长,就算十几二十米宽度的公路,似乎也不是什么登天的难度!
“嘎!嘎!嘎!嘎嘎嘎!”山下的老乌鸦急促地叫了几下。
呵呵,这是老乌鸦在催小乌鸦回家的意思?
“嘎!”关山回应了一下,从那个峭壁缝隙中原路返回。
(二)
关山把山洞里的圆孔,山顶上的地形以及自己的猜测,都跟战友们做了讲述,最后强调道:“我这只是猜测啊!”
“念柱,你在矿里呆过,掏过矿洞,你觉得刚刚山子讲的有没有道理?”老许问道。
王念柱轻轻点点头,说道:“按照关队长说的,那么大的山洞,后面还有个峭壁,那把这个几十丈的山头炸平,那的确不是啥难事。”
“个把月前,鬼子过来做的取样,然后……”老许看着关山,说道:“刚刚咱们来的路上,就没看到鬼子这样的痕迹了,那是不是说明,他们找到这个地方,觉得已经可以了?”
大家都一起点头,赞同老许的猜测。
“老许,那按你和队长的分析,虎亭山里鬼子修据点,那就不光是因为上次观摩团遇袭而加强防御了!”马老七也说道:“你们看啊,要是想在一个多月里,赶在端午节前后夏收时候这条路能用上,那最快的方式,那就是两头一起修!那所以,他们先修个据点,主要是为了给后续进驻施工队炸山修路提供保护!”
关山对马老七的这个分析也表示赞同,比较符合逻辑。
“那按你们这么说,小鬼子军官团,其实应该是过来看地形的吧,让他们先体验一下,如果没有这条路,那他们就得从火车站折腾到南边县城,再到虎亭据点,再往这边过来,我琢磨着,好像都合上扣了!”老许一边说一边看着关山。
原著小说里是没有观摩团剧情的,更没有对观摩团如何实地观摩山本一木特战队进行更详细的解释,两场战斗都比较精彩,节奏也比较快,观众也就没有去进行细致的剖析。
史实中的“观摩团”遭伏击,发生在1943年10月,当时的太岳一带,第一军司令官已经换成了吉本贞一,这次秋季大扫荡,如军出动了3个师团16个大队2万多人,“三光战术”、“铁壁合围”、“梳篦战术”“铁滚战术”全都用上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