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六十一章 接着忽悠(第 1/3 页)

    广州知府宋应升出生于1578年,到今年已经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了,按照明代官场规矩,六十五岁还混不到正四品就要致仕回家,宋应升在崇祯十六年卡着门槛穿上了红色官袍,也算是仕途坎坷了。

    宋应升这个人并不是东林党,只是他与东林党关系紧密,他的老师邓良知是江西新建人,与东林大佬姜曰广是同乡好友,所以宋应升所学偏于心学,对东林党有天然的亲近感。不过宋应升中举后并没有借着这股能量出来当官,而是与弟弟宋应星在乡读书六年,最后科举实在无望在出来做官。

    进了仕途东林党的关系就起了作用,不管宋应升对东林党如何,党内大佬还是比较照顾这个后辈的,在崇祯八年至崇祯十六年短短八年里,宋应升从七品知县一跃成为四品正堂,如果这期间没有东林党出力,那可真是见了鬼。

    宋应升此人青年蹉跎,人到中年才进入官场,当然知道自己的官职来之不易,所以虽然他对东林党的种种作为并不怎么赞同,但还是为东林党培养了一些新鲜血液,比如以前的赵士锦,现在的姜辛。

    广州府五月初接到南都六部联合行文昭告天下,先帝大行新皇登基,宋应升知道消息后虽然感慨世事无常,但对朝中的那些事并没什么额外情绪。与东林党人姜辛不同,宋应升认为既然先帝的太子不知所踪,现在国家危亡之际,正应该挑选一位年长的皇帝,先维持住半壁江山才是正途。

    反而是姜辛接到他叔叔的信后心情激荡,大骂马士英等阉党误国,这种败类真应该自觉于天下!宋应升听姜辛如此激动,也跟着附和了两声,他现在对这个朝廷已经伤心透顶,国家都已经这样了,东林党还在与阉党搞党争,看来自己待下去也没什意思。

    历史上的宋应升在清军占领南京后,看到国家已经成了这个样子,毅然辞官回乡归隐。不过在历史大潮下,他个人岂能对抗天命?永历二年,也就是宋应升辞官的两年后,清廷江西总兵金声桓起兵反清,投靠南明永历小朝廷,当时明朝一些遗老遗少趋之若鹜,姜曰广更是被金声桓请出来助阵。作为姜曰广儿女亲家的宋应升也接到了金声桓的邀请,但对明朝已经失去信心的宋应升并没有响应召唤跟去南昌从军。

    金声桓反清因为南明朝廷支援不及时,金声桓与王得仁孤军坚持了一年,终于在第二年二月被清军攻破南昌城,金声桓王得仁兵败被杀,姜曰广投水自杀。宋应升接到消息后吐血三升,感觉对不起朋友对不起百姓后服毒自杀。

    宋应升与他那大科学的弟弟不同,宋应升是从基层出身的技术官僚,十分了解民间疾苦与各种矛盾,知道到了这个时候明朝已经无力与满清抗衡,但看到天下百姓受苦,他心中的苦闷无处宣泄,只能一死了之。

    这天宋应升在三堂书房正看着姜曰广的书信发呆,上面详细说明了拥立福王的经过,虽然姜曰广将自己说的忍辱负重,但久于官场的宋应升还是在字里行间中看到了种种利益交换,要不姜曰广、史可法、高弘图这些反对派岂能进入内阁?必定是新皇朱由崧为了团结东林党做出的妥协。

    虽然姜曰广在信中将朱由崧骂的一无是处,但从点滴中宋应升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发现这个新皇帝还有些政治头脑的,最起码没有将朝政交给马士英,而是让马士英接着督师江北,而是将朝政交给了东林党这些人。宋应升感觉这个皇帝还是想要干些事情的,如果给皇帝几年的时间,兴许还真能学南宋割据一方!

    在宋应升发呆的时候,姜辛带着赵福祥走进三堂书房,宋应升看到姜辛来了,笑道:“元镜,你来了!”这时宋应升看到后面跟进来一个高大的胖子,问道:“元镜,这位是?”

    赵福祥赶紧躬身说道:“学生赵福祥,琼州府禀生,得知府周大人保举为监生,见过老父母!”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志怪书 不朽凡人 冰河洗剑录 聊斋大圣人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仙宫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