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十五章 琼州府衙(第 1/2 页)

    琼州府衙是整个海南岛上的政治中心,府衙的所在地就在后世的海口市琼山中学,这里不管在明代清代乃至后世,都是城内一等一的好地方。距离琼州知府衙门八百多米就是镇台街,海南岛上最高军事机关,海南卫就设在这里。

    赵福祥的家就在东城,距离知府衙门不远,走路不到一刻钟就到了。等看到知府衙门的大门时,赵福祥不免感叹中国人不管到什么时候都好面子,这么一座知府衙门修的真是气势恢宏。

    府前街这里因为都是衙门的关系,人并不多,只有知府衙门边上的府学有些人出入,剩下的琼山县衙与琼州府衙面前都没什么人。

    赵福祥来到大门前,门口守门的衙役看到来了一个胖子,上前喝道:“这里是府署重地,闲杂人等回避!”

    看到衙役出来,赵福祥赶紧掏出张文明写的那封信,说道:“我叫赵福祥,求见同知蔡大人!”

    那衙役接过信看了看信封,见上面写的五坡字样不敢怠慢,赶紧双手将信交回,同时恭敬的问道:“您可是张老爷的家人?”

    赵福祥看到这衙役前倨后恭十分好奇,他不知道五坡是张文明的号,同知蔡思淳是张文明的同学,知府衙门都知道,同时张文明出名的狂傲,这帮衙役害怕得罪张举人,所以连带对赵福祥也态度和蔼起来。

    赵福祥知道这时代不拿钱难办事,所以一边从怀里掏出两钱碎银子,一边说道:“是,在下是张举人的义弟,来求见同知大人!”

    赵福祥说完将银子塞给衙役,那衙役如同烫手山芋一样,赶紧将银子又送了回来,同时笑道:“我们那敢接张老爷的钱,请这位爷稍后,小人进去通报一声!”

    狗改了吃屎了?赵福祥实在意外,不过既然人家不要赵福祥也就收了起来。

    衙役办事效率很高,不到十分钟就出来了,笑道:“府左老爷请赵老爷进去!”

    赵福祥笑着点点头,跟着衙役走入知府衙门。

    知府衙门坐北向南,中轴线两侧左文右武,前堂后寝,位于中轴线上的衙署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有:照壁、大门、仪门、大堂、寅恭门、二堂、内宅门、三堂等,另有部分耳房、配房、厢房、榜房、库房、科房、官邸、吏宅、马号以及古井、莲池等。

    正对着府前街的就是谯楼,这座高大的建筑主要负责示警,谯楼后面就是高大的照壁墙,照壁俗称影壁,琼州府衙照壁呈八字形,青灰砖砌成,照壁下砌须弥座,背面青砖上有琼州府的砖铭。

    大门距照壁二十米,是府衙的出入口,也是府衙建筑等次的象征。以府衙门扉为例:根据古代定制,从帝王宫殿的大门到九品官的府门依次为:红门金钉铜环,绿门金钉锡环,黑门锡环。明代琼州知府是四品官,府衙大门用黑底锡环。

    进入大门就是二门仪门,仪门在古代称为桓门,汉代府县治所两旁各筑一桓,后二桓之间加木为门,曰桓门。宋避钦讳,改为仪门,即礼仪之门。

    明代开始第二重门通称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是主事官员迎送宾客的地方。《明会典·官员礼》记载:凡新官到任之日,至仪门前下马,由迎接官员迎入仪门之风。府治喜庆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或举行重大祭祀典礼活动时,也要大开仪门。

    仪门平常是不开的,人们出入府衙,走的是东侧便门,即府衙仪门之东配房。根据明代制度,府衙仪门之西侧还有一座配房,即“鬼门”。大多数衙门只是一间,而琼州府衙“鬼门”则与仪门东配房一样,都是三间五架,只是高度略有下降。仪门东西便门两侧与府衙六房,构成廊道相通,并与府衙大堂相接,混然一体。大堂是整座衙署的中心建筑,仪门则是大堂之门户。

    正对仪门的就是府衙大堂,该大堂建于明洪武十年,虽经后世几次修缮,柱檀梁枋更换无几,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和手法。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异香 剑来 洪荒之青虚 志怪书 仙逆 冰河洗剑录 不朽凡人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武圣! 聊斋大圣人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我师叔是林正英 修真门派掌门路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洪荒之截教仙童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