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据说王伦不学好(第 2/4 页)
柳永的《雨霖铃》、《望海潮》、《八声甘州》、《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叫好词;
苏轼的《水调歌头》、《念奴娇》、《江城子》…叫好词;
李清照的《醉花阴》、《如梦令》、《点绛唇》、《一剪梅》、《声声慢》、…叫好词。
其他林林总总像晏殊、秦观、欧阳修、陆游…都有名篇名句问世,但要问一下周邦彦的词哪首哪句出名?除了文学家之流的吹捧之外,绝大多数国人是不知道的。
反正在王伦心中,只谈文学性的话,其差辛弃疾远矣。
而他,则是辛弃疾的卓越衣钵----完全继承!
他的态度,迅速地被一干人等看在眼里,毕竟,三皇子刚刚巴巴地找他来“镇场子”是实,现在三皇子正殷切地站在他旁边,等着他评价。
虽然他嘴里说着“好词”,敷衍的态度却一览无遗。
数十盏油灯和桌上的蜡烛,把他的身影照得甚是清高,而三皇子桌前熠熠的金光再一次让他的眼神迷离。
“这样的词,小可勉强也可以做得。”他说。
话说得够客气了,也给自己施展才华埋了一个好伏笔:既没损周邦彦,也没取笑在场诸公----我就试试么。
人群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有人开始问:“这位后生是何人?”
王伦看时,却是一个太监打扮的人。
赵楷是三皇子,认识宫中人也很正常。再说宫中大总管杨戬和三皇子一向交好,莫非此人便是?那可是个权势滔天的!
他不认识自己也正常,哥在东京也就在矾楼前出了一次糗,在丽香院出了一次风头,在大街小巷留下馨香的诗文而已,人是没机会给他们认识的。
这年头又不是后世有电视,随时都能露脸。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