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娘子,误会了(第 2/3 页)
倒座是与正房相对的房屋,东私塾、西厕所,是给仆人及会客之用。说话之时,便从东侧一间房里传来话声:“门外可是杜大郎?”
杜迁便一边连声答应:“正是小人杜迁求见刘管事的。”一边拱手作揖笑道:“等小人与刘管家说一遭话儿便来与诸位相陪。”
刘管家是一个富态的中年人,听杜迁把来意说明,又看了看王伦,沉吟说:“此事怕不好办。”
杜迁到底是在社会上混的熟了,连忙表态:“正因为此事,这位王兄弟想不开才投了黄河。小人也是刚刚救他上来,想到刘管事古道热肠,便赶紧带他过来求见,未及准备见面之礼,容小人稍后补来。”
刘管家倒笑起来:“大郎是以为刘某为了讨你的好处才推三阻四的么?那你也太小瞧这‘古道热肠’四个字了!你和这位王兄弟素不相识便能够全力助他,某又岂会贪图你的好处?”
杜迁便陪着笑,偌大一个汉子,低眉顺眼的样子,落在王伦眼里却十分可敬。
“只是刘某人轻言微,这种事情岂是某可以掺和的?”
这个事情其实王伦来之前已经想到了,再怎么说,这也是武家的事。在双方未真正形成亲家之前,哪怕他是管家,也是很不好处理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么,再说他又不是什么有分量的人。
正当两人以为事有不谐之时,刘管家却又道:“正好阿郎在家,某便为你问一句,也全了你急公好义之名。若不是大郎你,某是不肯破这个例的。”
阿郎便是男家主,是这个时代通常的称呼。
原来这杜迁却不是单单对自己好,而是素有侠名,虽然位卑,却颇得周遭人敬重。王伦听了,心下更生敬佩。
从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和获得的地位便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素质来。当年书生王伦能和手头功夫都不行的杜迁、宋万在梁山闯下一番基业,肯定不是妒贤忌能的王伦的功劳。毕竟,在书中,林冲、晁盖等人都是冲着杜迁的名字而去的。
敬人者,人恒敬之。他对初次相遇的王伦便能帮前帮后,所以在他需要的时候,肯定也是满有人缘的,从潘家几人对他的态度可见。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