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01章 攀交情(第 1/2 页)

    “原来是江湖上人称小李广的花荣花兄弟!王伦失敬了!”

    王伦说完便是作揖,慌得花荣赶紧还礼不迭:

    “在下与王兄素昧平生,王兄弟何必多礼?!”

    大宋重文轻武不是说说。不管多大级别的武官,文官见了只是作揖即可,而同级别的武将见到文官,却必须下马叩拜,这是规矩。所谓“宋朝之待武臣也,厚其禄而薄其礼”。

    而且宋朝刑律极为变态,只要犯上什么事,重则刺配,轻则充军,并且一定要在脸上刻点记号,谓之刺配。同时当兵竟被作为一种刑罚,谓之“充军”。《水浒传》里各位英雄落草之前多有被刺字配军经历,对阵之时经常被蔑称之为“贼配军”。

    宋朝宋朝武将能获取的最高官职枢密使,向来少有武官担任。北宋名将狄青的巅峰也是悲剧便是从担任这个职务开始。

    在他进入权力核心机构后,遭到朝臣们的蔑视。王尧臣曾讽刺道:“狄公脸上的那行涅文啊,自从做了枢密使,就愈显得光明鲜亮了!”

    同为枢密使的韩琦以进士出身,也是打心底看不上狄青,对同僚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

    更不堪的是,韩琦有次宴请狄青,一名歌妓趁着酒酣向狄青劝酒说:“劝斑儿一盏。”一个歌妓都敢当面讥笑当朝名将,可见行伍出身的人如何被轻视了。

    另外,卖油翁的故事细品也挺有意思。欧阳修写下此文也并不只为论述“唯手熟尔”,仔细品味,其对武人的轻视在字里行间也有不经意的流露。

    至于社会上对于文化人的尊崇已经风气。无论打过多少仗,杀过多少敌人,都没有用,只有考中进士者,才是真正的英雄!所谓“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云,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

    后世常听到的“好男不当兵”就是从宋朝传出来的…

    虽说国子监也设了武学科,考虑到武官本来就被人看不起,这种专门培养下级军官的武学的地位就更差了,比之正经的文科出身的辟雍地位也是不及。

    而将来肯定会有个好前途的王伦----毕竟他一身太学生的装束还没有换下----对自己极尽礼仪,难免要被花荣讶然。

    “小可不是敬重花荣,而是敬重‘小李广’的美誉!”王伦拍马的功夫见长,这赞誉让人很难拒绝,尽管身边的焦挺很不理解。

    花荣,很有名么?

    江湖上也没听说有个名号叫做“小李广”的人啊?

    有同样疑问的还有花荣本人。他只是在武学科的一个极普通的学生,可能他本人很自负,自忖后马武艺娴熟。但是武学科既然多了一个“科”字,又挂在国子监下面,自然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考试选拔武学生的指挥棒在迫使武人投入更多精力到与武事无关的文事上。随着武学的发展完善,考试越来越偏向文事优秀的武学生,经义策问好的学生在弓马上可以放低很多标准,如“春秋试法”规定“虽弓力不及,学业卓然”也可“补上舍生”。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仙逆 神话之后 大夏文圣 异香 玄鉴仙族 剑来 武圣! 穿越远古携千亿物资帮反派养崽崽 志怪书 逆仙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冰河洗剑录 最强兵王混花都 洪荒之青虚 不朽凡人 仙父 修真门派掌门路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卧虎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