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只要你喷云墨我们就是朋友(第 3/4 页)
一首歌,六个小时完成,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然而其实并非如此,很多参赛者在参赛前都会准备至少五首新歌,以及曾经创作过,却没用过得若干旋律。
说白了,基本上都是有备而来,就看谁准备的更加充分,谁的运气更好,正好对题,运气不好的只能硬着头皮现场创作了。
时间飞快。
云墨乘坐着飞机带着小师妹葛彤来到了《华夏之声》节目组所在的京城。
其实云墨是非常反对葛彤跟着自己过来的,直到后来他看见葛彤对着吕范亲热的喊了一句:“吕爷爷好!”之后,云墨才知道,人家只是开探亲的而已,顺便陪他。
京城这座城市,完美的展现了华夏文化的多样性和博大精深。
毕竟从明清开始,这里便是天子脚下,四方汇聚,各种各样的人群都在这里集合,各种各样的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
即使是现代,也有一个词语叫做“北漂”,大量的人口从外地涌入京城,再加上身为首都,于是变成了整个华夏最繁荣的城市。
……
次日,在专车的接送下,云墨和葛彤来到了央城tv如同裤衩一样的大楼下面。
一路上,葛彤给云墨解释了下这次的评选规则。
这次评选,节目组一共邀请了十位专业评委,一百名大众评委,以及三千名现场观众,作为比赛的评判者。
专业评委,都是音乐界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很多都是来自于央城歌舞团、中心歌舞学院,或者是业内非常有名的词曲人。
他们这十个家伙,每一票算一百票。
一百个大众评委,都是来自各大媒体的娱乐频道,或者音乐平台的编导,也算是音乐相关的从业人员,他们的一票会算作十票。
而三千位在场的观众,也是通过基础答题筛选,具有一定音乐基础知识的线上观众,具不完全统计,这里面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来自各大音乐学院的在校生,他们的专业水平还是有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