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品牌化战略(第 1/3 页)
所以曾毅决定还是跟他说吧,也算是尽到了做朋友的情谊。
“产品创新目前对于黄江厂来说,还是不太能够做到的,哪怕就是编制的问题能够解决,但是人才始终难找。”曾毅又说道。
现在黄江厂的拳头产品也就是农村使用的半自动收割机,可是那东西要搞成全自动的,就得需要精密的制造机器,包括高端的设计和生产型人才。
在八十年代的国内对于收割机的研制还是比较落后的,也就刚研制出来,而且是北边的国营大厂研制出来的。
对于黄江厂这种小五百人的小厂子来说,想要研制大型收割机,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只能是研制想对较小的收割机,但这也有很大的困难。
至于说其他的产品,诸如菜刀、锄头之类的,根本没有多少创新的必要,哪怕是三十年后,这些东西还这样,只不过在材料和工艺上有所突破,曾毅对于这些东西又不懂,他又不是万金油,啥都会。
“所以我建议从从生产工艺上去创新。”曾毅便说道,“比如说提高我们的产能。”
“现在民众对于菜刀和打谷机的需求还是挺大的,我们可以在工艺上进行创新。”曾毅又说道。
“你倒是说怎么个创新法啊?”赵仑赶紧问道。
“冲压机!”曾毅说了三个字,“据我所知,国内现在已经有小型的冲压机了,你不觉得,咱们现在的生产工艺非常落后了吗?”
赵仑靠在椅子上,思索曾毅说的问题。
产能是黄江厂的一大问题,现在不管是菜刀还是锄头,几乎是和铁有关的产品,有好多都是靠着工人一榔头一榔头给敲出来的。
整个黄江厂最先进的设备,也就是机加工车间里那二十台打铁机,用电机带动,安装上一个大捣锤。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