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畅谈(三)(第 1/2 页)
“可国内呢,那些企业倒是愿意投资华超了,次级联赛呢?半职业联赛呢?业余联赛呢?”
“俱乐部本身没法盈利的话,就只有这么几十家俱乐部靠金主输血活着,他们需要几个人啊?本身足球成材率就低,工作岗位还少,家长得多大心才敢让自己孩子走职业球员这条路啊?”
李天成咂了咂嘴:“归根结底,想要发展足球,就得推广足球文化,扩大球迷基数,推行足球经济。”
“对,这是基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孙澄海:“但这样的基础工作没人做。”
“不做也行,在职业联赛有金主撑腰的时候,让他们健康发展,慢慢带动也行,凭借足球的魅力,球迷数量总会增加,联赛的正常收入总会上来,都是迟早的事,结果呢?”
“结果就像你说的,以华超停摆为代表的骚操作多的是,不但不能健康发展,还在不断受到损害,这根本就在不断破坏华夏足球本来就不牢固的基础。”
李天成拳头松开又握紧:“为什么就非的去赌什么世界杯、奥运会的,甚至亚洲杯都能拿来赌一赌?”
孙澄海长长叹了口气:“不只是足协,根本不懂足球的广大人民群众也只关心国家队成绩,因为足球的超级影响力,国家队成绩代表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华超如何,足球基础如何,该如何发展足球,根本没人关心,要的只有国家队成绩说的过去,不要伤害我的自尊心而已。”
“所以,足协伤害华夏足球基础的操作,很多人都在拍手叫好,因为那看起来确实对国家队近期的成绩有帮助,或者对没有表现好的球员有惩罚。”
“现在本土亚洲杯没有夺冠,好歹有日本队手球进球超出比分的遮羞布,不然,嘿。”
“亚洲杯让国内对足球的热情达到了新高潮,可惜随着没能夺冠,热情又消退了大半,大部分人只在乎胜利,可不在乎联赛发展的怎么样,不在乎球员是不是正在被欠薪,当然更不在乎低级别联赛俱乐部食堂都断炊,所有人一起煮面条沾酱油吃,也不在乎这些球员是不是晚上还得去当保安才能维持生活。当然,联赛成了金主们交换利益的工具,各种假球黑哨爆出来的时候,他们是在意的。”
孙澄海喝了口水:“我乱七八糟的说了这么多,你随便听听就好了。”
“环境这么恶劣么,怪不得我们国少队的主教练刘春茗说他只能在500个适龄孩子里挑选球员。”李天成眉头皱起。
“从这么点人里选出来的队伍,能取得你们这个成绩还真是了不起,”孙澄海微微点头:“话又说回来,这点人里又有几个能成为合格职业球员呢?英格兰的统计是150万参加过青训的小孩子,最终能有180人在英超踢过球。”
“这么说华夏的职业足球就没指望了?”李天成脸色苍白,很不甘心。
“要不现在还很多人希望足球回归体系呢,像奥运项目那样回归体系,至少还能保证出一定的人才,现在这样半吊子职业难啊!”孙澄海再次叹气:
“可惜不太可能,足球成材率太低了,耗费的资源太多,培养一个合格球员的花费,足够其他项目拿好几块金牌了,体育总局不可能这么选的。”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