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一章 前路崎岖险,小友多稳健【求票求收藏!】(第 1/4 页)

    这经文……真的正经吗?

    周拯合上这篇经文时,脑海中飘过了一片又一片问号。

    咱家老李就是看这种书修行的?怪不得行事总是神神秘秘,给人的第一印象有些普通,但越看却越像是深藏不露。

    根竟然在这!

    《白首太白经》总共上中下三篇,里面很多言论,周拯完全不敢苟同。

    就比如:

    ‘夫三界英豪、神鬼仙魔,具在棋局之中,具为执棋者摆弄,难得逍遥,终限于此间。我辈修士虽无争强害人之心,却应有周全自保之法。’

    这句话初看觉得挺对的,但细细琢磨……

    小修士需要面对的危险比比皆是,怎么可能做到周全自保?

    除非是那种绝世天才,一动不动躲在山里修行几百年,自身还不会遇到什么心魔和瓶颈,不然根本做不到这篇经文所说的境界。

    当然,这篇经文中的很多观点,周拯也觉得挺不错。

    比如那九句经文总纲。

    ‘经文总纲之三:私之欲,祸之根,且安命,后修身。’

    这句经文是想劝人减少自身欲望,不起贪欲就可避免诸多灾祸,先安身立命,再修身齐家平天下。

    ‘经文总纲之六:避天灾,有变化,躲人祸,困难多。’

    周拯记得,西游记中猴子学七十二变化,本初就是为了躲三灾,这句经文前半句不难理解,但后面两句……

    躲人祸会比避天灾更困难?

    除了九局总纲,这篇《白首太白经》还给出了一个‘境界’划分。

    小稳:遇事十思而后行;

    中稳:天下无人知我名;

    大稳:三魂不入天地纲。

    周拯自己估摸了下,人身在红尘之中,大多时候都身不由己,自己的性格和如今身处的局势,最多也只能做到小稳。

    不过十思也太夸张了点。

    这篇经文最大的价值,还在于最后记载的一门奇妙术法——《神境龟息诀》,短短几百字口诀,却是一门无上妙法,似是暗合了超然之意。

    这术法的作用只有一个,隐藏自身境界。

    周拯将口诀背了下来,心底隐隐有所得,决定稍后就实验一番。

    似乎有哪里不太对劲。

    周拯翻了翻经文,找到了其中一句【境界若十,藏八露二,遇人盘问,露四保六】。

    李智勇那家伙告诉自己他是归墟境二阶,还是藏之后的境界?

    啊这!

    周拯正要去找李智勇这家伙探探底,心底忽有所觉,翻到了这本经书的最后一页,也就是那篇《神境龟息诀》的最后几句。

    经文的文字竟然在变化!

    周拯瞬间起身把握圆盾,皱眉盯着这有些邪性的经书,只见那些字迹将偏旁部首各自拆分,重组成了四行偈语:

    此界非吾界,此师非彼师。

    前路崎岖险,小友多稳健。

    后面还有个笑脸符!

    周拯还没品出这四行字是什么意思,一簇浅白色的火苗突然自经书正中冒了出来,而后迅速席卷全书。

    周拯还没来得及反应,这本手抄经文已是消失不见,连灰烬都没留下!

    周拯用力挤了挤眼,小心翼翼地凑近观察,发现自己卧室的书桌毫无印痕。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仙逆 志怪书 大夏文圣 最强兵王混花都 剑啸灵霄 武圣! 谋局 过河卒 乡野超级仙农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不朽凡人 仙父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冰河洗剑录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修真门派掌门路 阵问长生 你们修仙,我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