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小傅,我也想学习(第 3/4 页)
傅松眼睛一亮,笑道:“其实我能看出这幅画的不同,完全是受冉教授的启发。
和别人不同,我最喜欢研究一些旁门左道。
比如画纸的厚度。
自从东汉蔡伦造纸以来,咱们的造纸术一直在进步。
特别是宣纸的制作,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唐朝和宋朝,因为工艺问题,这个时期的宣纸普遍较厚。
而到了明清,造纸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同样的质量,厚度比唐宋至少薄一半。
当然,不管唐和宋,还是明和清。
纸张的薄厚依旧有细微区别,但这里就不说了。
有这个意识后,当冉教授揭开第一层宣纸,我就发现不对。
杨慎是明朝人,可他用来作画的纸,竟然比唐宋时期的更加厚实。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这画是假的。
第二,它还有夹层。
至于怎么分辨是假画还是夹层,就不用我解释了吧?”
啪啪啪啪!
激烈的掌声响起,曲冠文竖起大拇指:
“没想到小傅老板对画纸都这么有研究,今天总算长见识了。”
冉文年也跟着点头:“因为制作工艺不同,历朝历代的纸张颜色、厚度和纹理的确有细微差别。
哎,我以前只知道研究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差异,却忽略了这点。
以后还得好好钻研一下。”
听了两人的话,傅松表面如常,心里却松了口气。
没错,关于宣纸厚薄的理论,就是他瞎鸡儿说的。
当然,瞎说不是乱说,造纸工艺随着时代变迁的确不同。
他又只泛泛而谈,刻意忽略其中细节。
所以除非特意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不然还真不好反驳。
至于冉文年会不会私下里钻研,能不能研究出成果,就不关他的事了。
轻咳两声,傅松又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