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榷场(第 2/4 页)
“双方都是千文十钱”
宋辽是如今这颗球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关税居然只有百分之一,何绍自己都不敢相信。
“太低,如果榷场交由商贾经营赋税可以上涨十倍!”
“十倍?这样真的可以?”
三宁定哥也有些担心,这会不会是杀鸡取卵。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商贾经营有自己的规则,千钱一百文的赋税绝对不会阻挡他们的酒脚步。
我担心的是官府本来就是榷场管理者,如果又是榷场交易的参与者,那很快就会将榷场所有的交易全部霸占在自己手中。
那些从大宋内部或者大辽内部不远千里而来的商贾,无论他们的货品有多优良都无法挤到其中。
一个榷场想要繁荣长久,首先就是要划清官与商的界限,让所有商贾和货品都遵从优胜劣汰以及双向选择。
只有良好的交易环境,榷场的贸易才能越繁荣够征到的赋税也源源不断。”
曹利用和三宁定哥互相对视了一眼,提高商税对彼此双方都有利所以并没有拒绝。
“我小的时候父亲愿意喝茶,那时候在宋辽榷场往往都是花很高的价才能买回来一些劣质的茶叶,所以这应该不是问题”
废除官府贸易权后确定,商贾自然而然就成了榷场交易的主流。
“其次为了保证宋辽两国在榷场的赋税,双方榷货务共同发布通商文引,以万贯为门槛,豪商货物经过榷货务清点后征税发放通商文引,万贯以下小商贾可多人联和结保申请文引。
通商文引一来可保证交易货物品类都处于榷货务监管方便稽查货物,其次可以避免有人逃脱赋税造成官府损失,其三能让边民参与到其中并且获益,保证边关繁荣”
榷场定然会带来巨大的利益,但如果周边的人都无法获利,走私便会屡禁不止,索性直接松开绑绳给他们一个正常获利的途径。
“第三,钱财流通越频繁越需要监管,榷货务处同时需要设立监察史以查惩贪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