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政务(第 1/3 页)
何绍自己就是农村出来的人,很了解后世土地的交易,想要买卖必须有公家的印章。
而且经常能看到大片大片的农田搁置在农村无人撂荒或者被人捡耕,所以他知道只要经济快速发展,让手工业和商业的收益远远大于土地收益时,兼并也会自然停止。
放在任何时代何绍这样的想法都只是天方夜谭,也只有在大宋,一个商税会在未来占据了全国赋税八成的时代这样的事情才有可能发生。
想要抑制兼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禁止土地交易更是在自断双臂。
这篇田策引发了朝堂巨大的震动,任何对现有土地制度的改革都会损害一大批既得利益者,从而引发国家动荡,即便是之后的常平新法青苗法也只是对于米价进行改革,不敢触及田地本身动摇国本。
已经是深夜,赵恒还在大殿上走来走去。
“大方,你确定是这是何绍所写?”赵恒问道。
“陛下,奴才在旁边亲眼所见,由何绍口诉李相代写”刘承规也没想到一篇田策会让皇帝如此坐不住。
“为何他不自己写”
“这….奴才好像听说这何绍的字丑,其次他一个商贾也没有上奏的权利啊”
赵恒又回到龙案后拿起田策不知道第几次看,生怕遗漏任何一个字,随即笑声充斥满了整座大殿,此时刘娥端着送来了羹汤。
“陛下什么事这么高兴”
“你看看这本田策”
整个后宫唯一一个能看群臣奏章的也只有刘娥了,刘娥在看完后同样内心震惊。
“是李相的字迹,但这篇田策别出心裁思绪如浮光掠影,不是李相甚至朝堂上任何一位老臣的所能想到的”
“那你能猜到是谁的注意吗?”赵恒问道。
“字里行间写满了两个字,何绍!”
“不错就是他,看来这个勋爵朕是不给也的给了”
“单单是两季稻种的功劳已经足足换一个爵位了,但是陛下不妨先拖一个一年半载。
妾身听寇相和李相说过何绍只勤于商贾事,每逢听到他们议论朝堂是都会躲得远远的生怕沾上半点,这次如果不是李相体弱加上有受了风寒您可得不到这篇《田策》”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