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都商税院(第 1/4 页)
余福通被放出来以后杨士良第一时间便派人把消息送了过来,大宋为了防止有冤狱,除了大理寺和刑部外又设立提点刑狱司别名提刑司,负责核查是否有冤假错案逍遥法外,大名鼎鼎的宋慈便是提刑司的人。
但封建时代,无论多优良的制度始终有人能名正言顺的将其破坏。
为了恢复战乱后的经济,太宗皇帝在端拱二年颁布了赎刑法,诸犯罪情轻者,非大辟可以铜赎论,吏酌情以自量。
只要不是砍头的大罪,情节不是很严重的可以用铜钱赎罪,主审官吏酌情而定。
对于这样的情况何绍也无能为力,一来樊楼财大气粗,二来背景雄厚,否则这个酌情起码也应该让余福通丢半条命。
索儿坊的酒库正在全力酿酒准备供应万春楼,但就在马上要就要酿造完成的时候,季载却神色有些匆忙的跑来。
“少爷,不好了,咱们运粮食的车马和船都被扣下了”
“扣下来?被谁扣下了”
“说是都商税院”
都商税院是太府寺下专门负责征收各种商税的衙门,不管怎么样他都必须得去一趟了。
京畿一代的粮食生产本就不算富足,想要供应起开封城如此庞大的酿酒数量只能从外地购进,何绍所买的粮食都是从江南一代鱼米之乡走水路运进。
都商税院衙门设置在城东,蔡河、汴河、金水河三条大河入自东入城,汇聚了全城的航运。
入城的桥头河边都站着税吏,每一条城的货船都需要交纳足税银后才能入城,汴河边上停泊着三艘运粮的船,还有几辆牛车。
“少爷,船是粮行的,牛车是咱们的”季载说道。
“每一次往来都缴了税款了吗?”
“只要有税吏要,我都缴了”季载说道。
何绍朝着河边走去,税吏身边树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行者卖货收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者市鬻谓之收住税,每千钱算三十。
“这位差爷,这几艘船上的粮食和这几辆牛车都是我的,是缺了什么税务了吗?”何绍拱拱手问道。
“这些东西是你的啊”这税吏上下打量了一下何绍“你们这是第几次运粮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