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九十三章 开导柴荣(第 1/4 页)

    傍晚时分,行军至东乡驿亭,朱秀提议在此地留宿,明日一早再赶路不迟,柴荣欣然应允。

    过了东乡驿亭,再往西北走便是折墌城,而后便能抵达安定县城。

    数月前,朱秀专门拨下一笔款子,用作修缮泾州境内驿亭,补充驿马,改善驿长和驿夫的生活待遇,泾州境内的驿路重新畅通。

    大唐时期,地方驿站归属所在州县管辖,挑选当地富户担任驿长,免除赋役,分配田地,接受官府管辖,承担国家通信往来的重任。

    通常一经选用,职务终身不变,世代相传。

    盛唐时期,凡三十里置一驿,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二百六十所水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陆驿,八十六所水陆相兼。

    大唐末期至五代乱世初年,天下战乱不息,百姓流离失所,曾经盛极一时的邮驿系统全面崩溃。

    虽然自朱梁开国以来,历代朝廷都明发旨意,要求各地藩镇节度,州县官府重建驿站,通畅驿路,但大多收效甚微,难以恢复大唐时期,遍及全国的邮驿制度。

    修建驿站、整修道路是一笔不小花费,而且短时间内难以见到回报。

    维持各地邮驿正常运转也需要一笔开销,藩镇州县通常不太重视,一拖再拖。

    为了缩减开销,大多地方主官在官府之内,专门聘请几名驿夫,配置马匹,用来传递当地的公文和军事急报。

    只是如此一来,各地邮驿不通,朝廷下达的旨意要经过漫长的周转才能到达地方,遇上紧急军情,也难以第一时间送达朝廷。

    泾州当地,史匡威以前也是采取类似做法。

    朱秀拨专款修建驿亭,对邮驿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史匡威先前很不理解,觉得花销太大有些浪费。

    朱秀没有理会他,明发公文至五县县府,把邮驿建设纳入政绩考核,把驿长职务改为聘用制,再招募当地良家子为驿夫,由当地县府和州府共同拨给经费。

    每处驿亭还配有三五十亩公田,可以租给佃农耕种,补贴驿亭花费。

    驿长正式成为上等吏员,拥有一定权力,干满一定年限后,考评优良者,还可以参加节度府组织的晋升考试,有机会获得正式官身。

    就连驿夫也有了编制身份,可以晋升为驿长,又或是转为当地县乡的下等吏。

    如此一来,驿亭人员的身份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工作积极性也大大增强,泾州邮驿系统重新焕发活力。

    泾州辖下的驿亭除了为官府传递公文,也具有一定的商业用途。

    民间百姓有需要,可以交纳一定费用,通过驿亭传递书信,安全可靠又及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泾州百姓的生活便捷性。

    此后不久,泾州各县就出现了商贩经营的驿店,一些车马行也把邮驿生意纳入业务范围。

    柴荣一行来到东乡驿亭,见到统一着装的驿长驿夫,修葺一新的馆舍房宅、马厩廊院,无不啧啧称奇。

    小小驿亭占地虽然不大,却五脏六腑俱全,人人各尽其职,运转有序。

    柴荣站在驿亭堂室内,仰头看着高挂墙上的工作条例,三十余条条文,涵盖了驿亭工作的方方面面,装裱起来分发各处驿亭,规范指导工作。

    朱秀在一旁轻声讲解着,介绍泾州邮驿的改革和目前的成效。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盖世双谐 剑啸灵霄 山河志异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阵问长生 修仙琐录 魔门败类 神话之后 武圣!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玄鉴仙族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过河卒 仙人消失之后 志怪书 剑来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来 彼岸之主 为龙之道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不朽凡人 志怪书 阵问长生 卧虎藏龙 仙父 中州录 我不想上梁山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修真门派掌门路 小狐妃,太凶萌 剑啸灵霄 神话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过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