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大明银行(第 3/4 页)
万历皇帝从内库拨五百万两白银,二十万两黄金,一万金黄铜给银行,大明银行皇家绝对百分百控股,就是万历皇帝的金库。
成立银行可以重新拿回铸币权,而且可以避免百姓因为火耗被盘剥,大明钱币都是金币后,可以全大明用钱币缴纳赋税,这可比一条鞭法先进许多,而且弊病很少。
什么火耗?
毁坏钱币罪,不知道吗?
万历更深层次就是通过银行管理大明财政,以后在成都、洛阳、南京、北直隶设置四处分行,这四处分行就是代理各地缴纳赋税。
各地衙门把赋税缴纳到银行,这钱进入银行后,放在银行库房,各地银行把银票从到京城,然后把银票送到户部,户部用钱的时候,可以拿着银票到京城银行兑换。
这样可以杜绝贪腐,同时避免钱粮运送的损耗,洛阳到京城、南京到京城一条水泥路,一条漕运,运送银钱快,而且道路平整。
现在大明银行功能第一铸造钱币,第二发行钱币,以后还会有代理国库、承汇公款的功能。
酒醋面局和司苑局合并为料菜局。
针工局合并内织染局为针织局。
宝钞司取消,管手纸还要一个部门,这太浪费了。
惜薪司和宝钞司合并,还叫惜薪司。
钟鼓司取消,只留混堂司。
现在内宫八监、四局、二司,裁撤掉十个部门,宫里的太监宫女都考核,年龄大的淘汰,太监阉不干净的也淘汰。
最后宫里剩两千太监,三百宫女,内侍八百,其他宫一千两百。
淘汰的太监大部分都去建设一局、二局,还有一部分去管理宫外的产业。
万历皇帝把蜂窝煤、香烟、白糖、眼镜成立百货公司,陈矩担任总事长,京城店铺、京外各工厂、通州各仓库都由他管。
高粱酒划归宗人府,万历皇帝占皇家高粱酒股份百分之四十,他注入资金一百万两,高粱一百万石,兑换白银四十二万两,通州仓库高粱酒库存兑换白银五十七万两、京城店铺六十八家,兑换白银十七万两,合计白银:两百一十六万两。
五十四两白银一股,万历皇帝占四万股,宗室想要入股就交钱,有钱大家一起赚,万历皇帝把每年净赚两百多万的买卖让出来,就是为了拉拢宗室。
整个正月万历皇帝就摆弄内宫、宗室、银行、建设局,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陀螺,已经旋转起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