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朝廷乱成一团(第 3/4 页)
严清不属于张居正的楚党,也不属于张四维的晋党,也不是江南党,他是云南人,对朱翊钧比较忠心,算保皇党的人。
朱翊钧一系列的举措,激起朝中官员强烈的抗议,这些官员堵在午门外开始抗议,张鲸把这事告诉给他,朱翊钧没有任何反应。
“咱又听不到他们的哭闹声,他们愿意抗议,就抗议去,抄家咱又没全要,户部不还是接收一百多万两银子?如果今年囯库有结余,咱还想给他们加俸禄。”
朝廷中的内阁、六部、勋贵劝说这些官员回去办公,山西灾情已经稳定,陛下抱病躲在西苑,他们在午门这里哭门,没有任何用,只会影响朝廷的脸面。
这场哭门事件轰轰烈烈,最后草草收场,朝中的官员真见不到皇帝,原山西官员家被抄没,朝中和各地方官员的奏疏,就像雪片一样飞入西苑,最后没有任何答复。
自四月初到五月初,整整两个月,大明的皇帝一直躲在西苑,怠政的皇帝,让内阁大臣、六部堂官、九卿成为言官御史们攻击的对象,首先被攻击的就是张居正。
御史上疏检举:“万历七年己卯科应天乡试主考高启遇出的考试题为,舜亦以命禹。”
丁此吕的这份奏疏,让混乱的朝廷,更加混乱,朝中官员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倒张行动。
“日月并明,万国朝大明天子。
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
更有甚者,开始攻击张居正是一个权臣,把他比作董卓这样的人。
有一个官员,在张居正的家里吃酒,亲耳听到张居正说过:
“吾非相,乃摄也。”
这跋扈劲比起霍光、司马懿有过之而无不及,无数奏疏飞入西苑,更有甚者要逼迫张居正辞官回家,陛下就是因为有他这种权臣,所以才不上朝,现在陛下已经成年,他不应该窥视神器。
无数奏疏飞入西苑,朱翊钧也不理会,文官的事交给文官处理,他也不会放张居正回老家,就把他一直架在火烧烤,什么时候把他烤糊榨干为止。
弹劾的奏疏不理会,内阁大臣、六部、九卿的位子就安稳不起来,张居正屡次被攻评为权奸,新科进士顾宪成更是把山西、辽东的锅,全部甩在张居正的身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